看过了上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文章的朋友们,是不是很想知道我们下一站将要落点何处,皖工帅气的小哥哥和漂亮的小姐姐们又会有怎样惊奇的际遇呢?快点上了我这辆车,我赶紧带你去看看!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惊喜走来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皖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多名同学参加了以“青春心向*·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今年安徽省第二批成功“摘帽”的颍上县。
7月3日下午,由皖江工学院经管院分团委书记艾诗婷老师指导,李夷璠,孙素娣、秦露、徐礼婷、孙迎新、韩玉燕、樊姝伶、袁璐、童旭松、郁志国十位同学组成的暑期实践小分队,前往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进行精准扶贫*策调研。该实践小分队与颍上县*府部门取得联系、完成对接,对扶贫调查行程进行相关安排,并于7月4日上午正式开展。
(扶贫小分队与颍上县*府部门进行对接)
今天的我们可是一个扶贫小能手哦!
7月4日上午,小分队一行人前往颍上县慎城镇陈圩村,向当地村主任了解当地具体的扶贫进展情况。并走进了贫困户孙学方家中,采访贫困居民对扶贫工作具体实施方法的认可程度。据贫困户孙学方的反映,自扶贫*策实施以来,村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慎城镇镇长訾镇长、陈圩村*支书陈玉山、毛家跃主任和郭*主任的带领下,他们依次走访了多家贫困户,了解因户施策以及生态扶贫的具体实施情况。訾镇长在交谈中向他们描述了当地这两年扶贫工作的进展状况,陈圩村有信心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人均年收入达到元。随后他们还参观了当地的水产养殖业和*府扶持的大棚西瓜种植产业,在村民和技术人员的悉心照顾下长势喜人。
7月4日下午,小分队到达颍上县*桥镇小集村,恰逢小集村第一书记孙辉在此进行扶贫宣讲。宣讲结束后,书记向扶贫小分队一行人介绍了小集村对于扶贫工作的具体安排和实施,以及这两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年全村共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而截止到年7月,全村共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发生率从当初的9.98%降到现在的0.90%。
(小集村第一书记孙辉书记主持此次实践调研会议)
小集村扶贫干部郭均强主任带领小分队参观了小集村这两年发展的苗木种植业(木槿树)、村民合作股份制葡萄种植业等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的*策而成立的产业。通过郭主任的描述,由于国家的*策扶持和村委针对本地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相对独特的管理制度,例如葡萄园的入股分红制、生态苗木专业合作社制等等措施,使得村民们的劳动积极性高涨,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收入明显增加。
在随后的走访中,有一片黑色的太阳能板引起了小分队的注意。根据郭主任的介绍,他们认识到这就是当地较有特色的家庭光伏产业。在不可耕种土地上搭建太阳能板,进行光伏发电。国家实施*策补贴,高价回收产生的电能,既绿色环保,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在参观具有当地扶贫特色的家庭光伏发电产业的时候,因为去发电基地的路很难走,到处都是茂密的树木遮挡视线,郭主任就走在最前头,为同学们拨开了遮挡视线的树木,被月季花枝刮伤了将近十厘米的血痕,却一句话都没有说。等到了光伏发电基地以后,细心叮嘱大家不要轻易触碰一些发电部件,时时刻刻都在注意着大家的人身安全,紧接着跟同学们讲光伏发电的流程、原理,让大家对科技产业扶贫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村干部向小分队介绍光伏发电项目扶贫)
7月5日下午,扶贫小组一行人到达当地八里河风景区,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该景点享有“天下第一农民公园”美称,被评为5A级风景区,景色秀美,环境宜人,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经过当地人介绍,该地是由*府帮助,先后进行了改道工程、建立渔场、开发大圩、修建道路等措施,改变了曾经容易发生洪涝的环境,并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扶贫分队前往八里河实地考察照片)
在本次活动中,扶贫小分队共对颍上县三个村庄一个旅游景点进行了走访调研,参与问卷调查居民户53户,有效问卷份。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基本上了解了当地扶贫*策所取得的成效。这几年来当地的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本着“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的理念,颍上县*府及地方基层班子认真实施国家扶贫相关*策,并结合当地实际,走出符合本地发展的道路,实现让村民不愁吃不愁穿;在义务教育、安全住房、基本医疗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在年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来之际,争取当地的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国家现行扶贫标准。
今天我来关爱你——致可爱的爷爷奶奶
在陈圩村村主任毛家跃的带领走访下,小分队看望了这样一户特殊的贫困户。这个贫困户户主叫孙学方,今年已经快八十了,老伴也快七十岁了,同学们注意到,这户人家只有他们老两口,在询问中得知,他们一户一共三口人,还有一个孙子叫小春,在县城里最好的高中、最好的班上学。
孙爷爷向我们描述了他们家的生活状况:他们只有一个孩子,由于当初家庭特别困难,儿媳妇生下小春没多久,就以外出打工为由至今了无音讯。儿子因为这件事受到极大的精神刺激一直没有回过家。老两口和小春一直相依为命,前些年,爷爷还能干动点活,就去村里的砖厂帮人搬砖赚点生活费,而奶奶由于身体的原因无法参加工作,加上*府的低保*策,一家人勉勉强强还能进行生活。令人欣慰的是,小春从上学开始,就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小学初中,多次因家庭贫困而差点辍学,但当地学校给他进行了学杂费全免,还积极帮他申请贫困补助,年他以全县第三十三名的优异成绩进入一中。在高中,更是省吃俭用,所在高中的校领导们都积极的帮助这个孩子,学费、教材费全免、住宿全免、每年给予三千元补助、国家的助学金等一系列帮扶*策,小春也很懂事,一直认真学习,成绩一直稳定在全年级前十。老两口说他们现在干不动了,但是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孙儿。这几年村里为了帮助孙爷爷,几乎每周都会来他家进行走访看望,了解最近的生活状况,每年都会送米、送面、送衣,给爷爷谋了一个闲职——村里的环卫工人,每天去村里的小路上扫一扫,每个月也能拿到一千多的工资。
爷爷在说话的过程中一直看着我们小分队的一位成员,爷爷觉得他长得太像自己的孙儿小春了,并告诫我们的这位成员一定要多吃点饭,不要像他的孙儿那样瘦骨嶙峋。聊着聊着,孙爷爷激动的热泪盈眶。他说他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送小春去上大学,希望国家昌盛,国泰民安。
团队成员听完了孙爷爷的介绍,也不禁动容,决定只要到时候小春上大学有需要,大家都会及时伸出援手,也许做不了太多,但这样的人才是值得的。扶贫的*策一直在进行,我们相信,过不了多久,孙学方老人一家三口一定会生活的越来越好。
悄悄地,我带着一片云彩走了!
在本次扶贫调研中,小分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基层工作者的工作情况,在各个村级干部的带领下,才让同学们在村中的调研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上去,作为大学生,虽然没有基层工作的经验,但是可以将自己所在校所学先进科学的生活观点在农村进行传播。
大学生参与脱贫攻坚的进程,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供了服务基层的机会,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大学生具备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会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贡献一份力量。
小伙伴们看了这么多,不知道对这一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不是感到很满意呢?下一期,我们还会带来其他团队的实践故事,所以小星星们可不要随便调换频道哦,请继续锁定皖工频道,这个暑假我们陪伴你!
文字
薛文欣
图片处理
程琪
排版
胡余慧
视频剪辑
李夷璠郁志国
素材提供
基于阜阳市颍上县精准扶贫调研团队学生负责人李夷璠
初审
王玉珏王露仪
终审
刘双
官方QQ/官方微博/投稿邮箱
/
皖江工学院官博/newswjgxy.cn爱学校,从转发点赞评论开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