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需要好大学
皖北地区人口众多,高教资源严重不足,除了安徽理工大学,其他位居皖北地区的高校均没有博士授予权,包括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始建于合肥市,后搬迁至蚌埠市,该校是我国第三批硕士授权单位,至今已经有近40年的研究生培养历史,可纵使如此,该校也没能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权!近日,经教育部批准、复函,蚌埠医学院正式升格为蚌埠医科大学,蚌埠市才开始拥有一所直接冠名“蚌埠”两字的地方高校,除了蚌埠,阜阳、淮北、宿州、亳州等地的高教质量更差,宿州学院和亳州学院甚至不具备硕士授予权。
尤其是阜阳地区,总人口规模巨大,区域内仅有阜阳师范大学一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高教、科研资源严重匮乏,需要好大学!
长三角一体化的馈赠
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确实能够给皖北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资源。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和安徽省阜阳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了合作关系,此举无疑为阜阳市的科教发展打下更为深厚的基础。
为了强化与华东理工大学的合作关系,阜阳市刘玉杰shuji亲自带队前往学校进行沟通、交流,受到了华东理工大学的热情接待,其中,阜阳师范大学程曦shuji也陪同走访。华东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学资源丰富、学科实力强劲,与阜阳市的合作由来已久,本次来访旨在加快安徽(阜阳)高等研究院建设和发展,推进ZF、高校、企业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协同与合作。
从双方讨论的内容来看,共建安徽(阜阳)高等研究院已经达成共识,下一步,双方将整合资源,在进一步深化合作方面为研究院的建设做好服务工作,支援阜阳市发展也体现了华东理工大学扶持地方发展,发挥高校服务地方职能的重要体现,同时,小编认为,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华东理工大学也有这样的实力!
阜阳市还带去了很多阜阳市的企业家朋友,尤其是化工领域的企业占较多数!众所周知,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国家A+学科,学科实力雄厚,发展资源多、科研平台质量高,如果阜阳市的化工企业能够跟华东理工大学进行合作,搞好产学研平台,在产教融合发展上一定能有更为突出的科研成果,这也是支持地方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学校一方的邀请下,阜阳市一行人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也参加了华东理工大学的人才招聘活动,为阜阳市紧缺人才的引进摇旗呐喊,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阜阳市的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人口多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机遇多,如果市场足够大,一定会有需求,既然有需求,ZF和高校部门就要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支持阜阳市发展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