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医术怎么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病例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女性,岁。主诉: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小时”于年月4日22:0急诊就诊。
简要病史
患者约于9:0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完全不能活动,左下肢不能抬起,无言语不清,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休息后无缓解,家人遂呼叫20紧急将患者送来我院。病程中,患者神志清楚,无发热,无抽搐,无大小便失禁。
既往史
至幼体质较差,约岁时不明原因反复发热医院,考虑基因相关疾病(具体不详)。约半年前发现高血压,血压最高40/90mmHg,平素规律服用“氯沙坦钾,酒石酸美托洛尔”,血压控制不详,未动态监测。
入院查体情况
BP45/75mmHg,HR86次/分,身高58cm,体重40kg,神志清楚,精神稍差,左侧鼻唇沟变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2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巴氏征阳性,右侧巴氏征阴性。GCS:5分,NIHSS:8分,mRS:4分,病前mRS:0分,洼田饮水试验:级。
急诊头颅CT提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ASPECT评分0分。
头颅CT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段闭塞。
术前诊断评估初步诊断
.急性脑梗死
2.大脑中动脉闭塞(右)
.高血压
4.TOAST分型:心源性栓塞?
评估
患者发病小时,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头颈部CT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段闭塞。急性脑梗死诊断明确,符合“桥接”治疗指征,但患者只有岁,无论是静脉溶栓,还是动脉取栓,指南推荐年龄均是≥8岁,怎么选择?
如果选择保守治疗,根据经验,患者很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且错过最佳治疗机会,预后不良。
溶栓?患者考虑心源性栓塞,效果欠佳。
动脉取栓?指南并无推荐,且患者年幼,家属期望值高,一旦出现手术并发症,家属很难接受。
转院?显然对患者的救治不利。
如果手术,手术材料怎么选择?考虑患者虽然岁,但是身高、体重都接近于成人,并不需要特殊介入材料。
经过与家属的充分沟通,家属理解手术风险,同意手术治疗。我们常规选择右侧股动脉穿刺置管,给予脑血管造影术+动脉取栓术。
手术治疗过程手术材料
8F动脉鞘
5F单弯导管
0.05inch导丝
Y阀个
8F导引导管
Extraflex-6F
Rebar-8微导管
Traxcess
Reco?(4mm×20mm)
造影剂:碘克沙醇注射液
其他药物:维拉帕米注射液
0
右侧颈总动脉正位片
右侧颈总动脉侧位片
02
左侧颈总动脉正位片
左侧颈总动脉侧位片
0
左侧椎动脉正位片
左侧椎动脉侧位片
04
第一次4mm*20mmReco?取栓支架打开
第次拉栓后,血流未恢复,且出现血管严重痉挛
05
第2次拉栓后,血流恢复,TICI分级2b级
手术时间轴术后处理及复查
术后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血压和心率;给予法莫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同时予以抗血小板、补充水电解质及对症支持治疗。
取出的栓子
栓子病理
术后24小时头颅CT
术后随访
患者于年月9日康复出院。神志清楚,精神良好,言语清晰,口角无歪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GCS:5分,NIHSS:0分,mRS:0分。
总结和讨论0
对于≥8岁的AIS-LVO患者行血管内治疗获益明确,对<8岁的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可能是合理的。该患者虽然只有岁,但是身体发育接近于成人,可以积极进行手术。
02
我们常规选择了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8F动脉鞘,选择6FExtraflex,术中出现大脑中动脉严重痉挛,与回拉支架时中间导管到达过高有关,在回拉支架过程中,应该控制中间导管到达的高度,避免6F中间导管到达大脑中动脉,对于该患者来说5F中间导管可能更为合适。
0
年龄过小的患者可能发生取栓支架与血管大小不匹配,接受取栓术的成年人中有%发生血管痉挛,在儿童机械取栓中血管痉挛发生概率比成人更高。对于严重血管痉挛,可给予维拉帕米动脉推注,效果显著。
04
患者考虑心源性栓塞,但术后经食道超声未发现心房内血栓,给予动态随访。
05
对于年龄<8岁的患者,通过充分评估后,进行血管内治疗相对安全,期待更多的临床试验验证。
06
Reco?取栓支架是闭环、开放卷曲设计,具有较好的平衡支撑力和柔顺性,推送丝与取栓网不可解脱,器械分离风险较低。
术者介绍
崔涛
医院
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卒中中心介入组副组长,安徽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
年9月-年8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进修年
安徽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阜阳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医院第一批+特色专科培养对象、优秀中青年医师
擅长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急诊取栓、动脉瘤栓塞、创伤出血的介入治疗等,主持阜阳市科研课题项,先后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
器械百科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