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hj/260665/1月6日下午,阜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阜阳市慈善事业发展和社会救助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扬通报了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注册志愿者人数居全省第一
我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措慈善资金,努力开拓慈善工作服务领域,开展了扶贫、安老、助孤、助学、助困、助医等多方面的慈善服务项目。
公益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接收捐赠款物折合资金2.82亿元,其中社会各界认捐扶贫项目资金1.6亿元,捐赠慈善款物折合资金1.22亿元。目前,我市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8万人,居全省第一。
慈善项目特色鲜明。大力培育慈善公益项目,长期运作的公益项目80余个。打造了“关爱残障儿童,感受生命热度”“关爱瓷娃娃行动”“四胞胎脑瘫儿救助行动”“给乡村女生一份呵护”“优势视角·扶贫扶志”“梦想学院”“代理父母”“七彩包”等一批省内外有影响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
社会聚力广泛参与。经民政部门认定和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家,其中为残疾人、老年人、困境儿童等群体提供帮扶的民办非企业家,慈善组织11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2家。财政先后投入万元成立妇女儿童基金会等9家慈善公益基金会,不断拓展慈善资源、厚实慈善力量。
连续5年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各级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为加快推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阜阳作出积极贡献。
“十三五”期间,我市连续5年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全市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元提高到每人每年元,增幅%。临时救助标准由城市低保标准的2-6倍提高到2-10倍。特困供养人员财政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元提高到每人每年元。保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人次,累计发放资金近1.93亿元。散居孤儿供养标准从每人每月元提高到每人每月元,孤儿集中供养标准从每人每月元提高到每人每月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5.99亿元,惠及残疾人25.62万人,政策覆盖率达%。
年,全市共实施临时救助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9万元;全市城市低保救助人,覆盖面1.2%,累计发放资金2.02亿元;农村低保救助人,覆盖面3.6%,累计发放资金14.44亿元;保障特困供养对象城市人、农村人,累计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资金4.06亿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贡献。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我市印发《关于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进工作落实。一是保持过渡期内社会救助兜底政策的稳定性。对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已脱贫人口,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按困难类型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
二是开展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病因灾因疫情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为重点,全面开展摸排核查,及时落实救助政策,坚决避免因“脱保”“漏保”等造成规模性返贫。
三是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按照省民政厅有关通知要求,年低保标准比年增长4.5%左右,同步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1.3倍且不低于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的60%。我市提标文件已印发,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同时,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进一步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开展社会救助便民惠民优化服务行动。
今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将合理制定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救助保障标准,始终立足于早保障、全覆盖,通过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完善工作机制、回应群众诉求,使救助网底兜得更牢、救助对象更加精准、救助方式更有温度。
记者方松高/文徐丹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