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青网
疫情防控需要刚性管控,更需要人性温度。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侵袭颍淮大地,阜城三区实施静态管理,城市不得不按下“暂停键”;“静”下来的10天里,阜阳“两有三解”平台搭建起“绿色通道”,一群热心人用最朴实的行动帮助解决急难愁盼事,让阜阳百姓被阵阵暖意萦绕。
《4小时送来“及时药”!阜阳“两有三解”见真情》《终于回家!在外滞留的阜阳夫妇心愿终于实现了!》......10天时间,一次次爱意满满的救助接力、一个个齐心协力的解难故事、一份份雪中送炭的浓浓深情,共同汇聚成这个春天阜阳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最朴实、最难忘、最深情的记忆。
有温度有力度,“绿色通道”解难题
把群众“关键小事”当成“心头大事”去办,是市“两有三解”平台搭建的初衷,也是平台一班人持续努力的目标。
“无论啥时候,我都要记着这份情!他们当时辗转送来的,不是平平常常的几罐奶粉,是我家孩子的‘救命粮’!”提起4月6日下午的那次暖心帮助,年轻妈妈龙玲云的心情依然不能平静。
当时,龙玲云带着16个月大的儿子在阜城住院,眼看孩子奶粉已见底,但阜城正处于静态管理期间,回颍东区新乌江镇老家拿奶粉很困难。
无奈之下,龙玲云的爱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通过“颍淮新闻”客户端、“阜务为民”小程序,向市“两有三解”平台发出求助。没想到在平台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下,仅仅3个小医院,孩子的“断粮”问题迎刃而解。
过去的十多天里,类似的事情还有许多。通过平台求助,网友“墨色的白”顺利办来“出门证”,解医院采血的难题;因疫情滞留浙江安吉等地的名务工人员,顺利回到了家乡阜阳;在平台与市农业农村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余名农机手拿到了通行证,一批滞销农产品及时出手......
统计数据显示,4月1日至14日,平台收到投诉意见建议件,截至4月15日,已办结件,办结率95.45%。其中,涉及疫情的信件共件,已办结件,办结率92.88%。
一群人齐努力,“走心走实”得信赖
一场疫情“倒春寒”,让阜阳的春天多了些许寒意;齐心协调解难题,又让经历大战大考的城市暖意融融。
4月12日上午,一场帮助因病滞留外地夫妇回家的接力,赢得社会各界“点赞”。“想回家想了这么久,各种办法想了那么多,没想到愿望通过‘两有三解’平台实现了!”当日,获得帮助的凡奇、徐亚丽夫妇说。
3月25日,凡奇带着身患癌症医院就诊。不料,4月5日出院时,正赶上阜城三区实行静态管理,夫妻俩不得不滞留合肥。
在外食宿的支出账单一天天拉长,家中15岁的孩子也无人照顾,焦急万分的凡奇夫妇,向市“两有三解”平台发出求助。
4月11日上午9时许,求助发出仅十多分钟,凡奇就接到颍州区分平台回复电话。随后的一天里,在市、区平台的帮助协调下,在颍州区交通局及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颍泉区委宣传部等单位的共同支持下,夫妻俩乘车回到阜阳并按要求完成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继而回到了期盼已久的家中。
被温暖的不止凡奇夫妇。针对近期疫情防控下的特殊需求,市委宣传部联合市文明办、金种子集团等单位,成立了由60余人参加的“两有三解”志愿服务队,通过“平台+志愿服务队”密切合作,为市内及兄弟城市急危重症患者、孕产妇等亟需帮助的人,提供送药就医等暖心服务。
高效团队汇聚强大力量。在市级层面,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