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徽省统计局消息
年安徽常住人口万人
比年增加万人,增长2.3%
年均增长0.2%
常住人口规模居长三角三省一市第3位
中部六省第3位
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
其中
全省平均每个家庭户人数为2.7人
常住人口近六成是城镇人口
近两成是60岁及以上人口
人口性别结构变动较为稳定
“十八大”以来,安徽省人口性别结构基本保持稳定。数据显示,年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3万人,占总人口的51.1%,女性人口.7万人,占总人口的48.9%,人口性别比为.3(以女性为,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比全国低0.5,与年相比略有上升,人口性别结构变动较为稳定。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向省会城市集聚明显,数据显示,年合肥市常住人口万人,比年增加万人,增长20.1%,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安徽第一人口大市。
分区域看,至年9年间,16个市中,有6个市常住人口增加,分别为合肥(增加万人)、阜阳(增加50万人)、亳州(增加15万人)、蚌埠(增加14万人)、芜湖(增加11万人)、滁州(增加6万人)。
(“十八大”以来全省常住人口总量)
常住人口近六成是城镇人口
“十八大”以来,安徽城镇人口稳步增长,城乡分布格局持续优化。
随着安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更多乡村人口有动力、有能力加入到流动人口大军中来,加之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出行更加便捷,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趋势愈加明显,全省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年,全省城镇人口.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9.4%,比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增速较全国同期快1.5个百分点,九年间全省新增城镇人口.7万人。
“十八大”以来,各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均获得较大发展,但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区间城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
数据显示,年16个市中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城镇化进程超过70%,分别为84.0%、73.0%、72.4%,阜阳、亳州、宿州、六安四市城镇化进程不足50%,分别为42.7%、43.2%、45.0%、49.5%,
地区间差异明显,城镇化水平总体呈现南方城市增长速度快于北方城市的特点。
女性人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5.2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为78.0岁,其中男性为75.5岁,女性为80.7岁,较年分别增加2.9岁、2.9岁和2.9岁,女性人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5.2岁。
16个市中,合肥、马鞍山、滁州、黄山、芜湖、淮北、宣城七市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80.9岁、79.9岁、78.8岁、78.6岁、78.6岁、78.4岁、78.3岁,其余九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亳州市人均预期寿命最低为75.7岁。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增加明显
“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人口文化素质较快提升,受教育程度持续改善。
与年相比,年每10万人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人上升为人,上升.7%;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人上升为人,上升15.1%;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人下降为人,下降11.2%;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人下降为人,下降5.2%;总体呈现“两升两降”趋势,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增加最为明显。
随着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持续改善,全省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稳步提升,由年的8.4年提升至年的9.5年,提高1.1年。年,全省文盲人口为万人,文盲率为4.3%。
与年相比,九年间,文盲人口减少万人,文盲率下降2.5个百分点,扫盲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人口文化素质稳步提升,人才红利逐步显现。
外省流向安徽的人口稳步增长
随着安徽省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省内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人口流动日趋活跃,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年全省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万人,比年增加.9万人,增长.9%;流动人口为.2万人,比年增加.1万人,增长.6%,其中省内流动人口.2万人,与年相比,增加.3万人,增长.9%。
年,安徽流向省外的人口为万人,占常住人口18.9%,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占比高达75.1%。
虽然安徽省作为一个人口流出大省的现状没有改变,但从外省流向我省的人口也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年,外省流入人口为.1万人,相比年增加83.0万人,增长.1%。
常住人口近两成是60岁及以上人口
年,安徽省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8%。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与年相比,60岁以上人口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65岁以上人口比重提高3.3个百分点。
从安徽省老龄人口规模来看,年,60岁及以上人口高达.2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8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4.7%,高于常住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0.4个百分点。
受人口老龄化影响,“十八大”以来社会老年抚养比上升明显,由年的17.4%上升为年的23.4%,提高了6.1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给安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全省平均每个家庭户人数为2.7人
受经济社会发展、家庭观念变化、年轻人晚婚晚育,婚后独立居住意识增强、生育水平下降、迁移流动人口持续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安徽省居民家庭户规模持续缩小。
年,全省平均每个家庭户人数为2.7人,比年的2.9人减少0.2人,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
此外,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年,常住人口中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5万人,占61.3%,比年减少.5万人,比重下降4.3个百分点。
受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影响,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安徽省就业人员总量也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年安徽就业人员为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2.6%,与年相比就业人员减少万人,比重下降3.9个百分点。
原标题:《安徽发布最新人口数据!阜阳常住人口增加50万人!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