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瞄准千亿级阜阳,战略合作云签约
TUhjnbcbe - 2022/10/28 11:40:00
中西医治疗白癜风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503/6210195.html

疫情波澜起伏,挡不住阜阳发展的脚步。

3月29日,临泉县*府、丰原集团、海螺集团举行战略合作云签约。经前期沟通协商,三方达成一致意见:在临泉县投资上马生物基新材料项目,拟建分布式糖厂和乳酸、聚乳酸、多元醇、聚氨酯等生产项目,打造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基地,推动阜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皖北振兴。

市委书记孙正东、海螺集团董事长王诚、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分别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玉杰主持,市领导王波、梁永勤,市*府秘书长孙存坤出席。

▲3月29日下午,临泉县*府、丰原集团、海螺集团举行战略合作云签约仪式。郭海洋/摄

三方合作,迎来战略合作云签约

生物基材料是以玉米、豆科及农作物秸秆等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转化获得生物高分子材料。

“中国制造”中,生物基材料和纳米材料等被一同纳入新材料前沿研究领域。

《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强省建设)规划》也提出,“十四五”期间,安徽将大力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生物基新材料,重点发展聚乳酸(PLA)、生物可降解塑料及纤维等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阜阳利用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积极抢抓“双碳”机遇,加快推进包括新材料在内的十大特色产业发展。

丰原集团,是国内第一批从事生物化工制造的企业,可以玉米、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生产糖、聚乳酸等产品,尤其是聚乳酸全产业链技术国内唯一。

海螺集团是世界强企业,建有新材料与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科研能力强大、资金基础雄厚。

两家集团都非常看好阜阳生物基新材料发展的原料基础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营商环境优势,对在阜投资充满信心和期待。

一条清晰的时间轴,记录着三方推进合作的努力。

2月13日,市委书记孙正东一行赴蚌埠市丰原集团开展对接考察,并与集团董事长李荣杰等就发展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建设分布式制糖工厂等进行了详细商谈。

10天后,在我市举行的重点招商项目对接会上,李荣杰介绍了聚乳酸项目投资计划,市招商中心介绍了我市与丰原集团合作计划;王诚介绍了与阜阳在新材料产业方面的合作打算,表示将积极嫁接资本、市场等资源,推动海螺集团和阜阳深入合作,深度参与阜阳新材料产业有关项目。

▲2月23日下午,我市举行重点招商项目对接会。郭海洋/摄此后,阜阳市直相关部门及临泉县同丰原集团、海螺集团等举行了多轮会商。3月9日,丰原集团派人到临泉县,就分布式糖厂及聚乳酸项目地块选址进行了考察调研;3月29日,三方迎来了战略合作云签约……

从最初动议到云签约,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有关业内人士认为,阜阳有资源、有平台,海螺集团有资金、有需求,丰原集团有技术、有供给,三方携手合作,在阜发展生物基新材料制造产业正当其时、前景广阔。

推动战略合作转为实施落地

根据战略协议,丰原集团、海螺集团将在临泉分期投资建设多个项目。

其中,将依托临泉乃至阜阳的丰富秸秆资源,在临泉建设3-5个年产5万吨分布式秸秆制糖厂,上马年产万吨乳酸和万吨聚乳酸生产项目及年产万吨聚氨酯生产项目等。

▲3月29日下午,临泉县*府、丰原集团、海螺集团举行战略合作云签约仪式,市委书记孙正东致辞。郭海洋/摄

云签约仪式上,孙正东说,加快推进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地实施,进一步细化实化合作协议,推动战略合作协议转变为实施落地协议。同时,希望丰原集团在现有合作项目基础上,积极谋划建设生物基新材料下游产业园等项目,加快生物制造产业“1+N”集群式发展;海螺集团围绕深化储能、氢能、绿色建材等产业,布局建设更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产业项目。王诚、李荣杰表示,阜阳发展势头良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在阜阳投资充满信心。下一步,将按照战略合作协议,抓紧落实协议细节,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开工。同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谋划更多合作项目,推动企业发展,实现互惠多赢。

▲3月29日下午,临泉县*府、丰原集团、海螺集团举行战略合作云签约仪式。郭海洋/摄

“项目计划分三期实施,目前一期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临泉县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临泉县正在供地及水电气路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推动在临泉的项目早日开工投产,并适时推进生物基新材料下游产业园等项目。

“项目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阜阳生物基材料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附加值高、拉动力强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市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随着项目的有序推进,或在不久,以秸秆为原料生产食用糖将在临泉实现;同时,以玉米、薯类、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可发酵生产出聚乳酸,丰富阜阳新材料产品类型、提升产业层次。

阜阳新材料领域好消息不断

生物基新材料发展,只是阜阳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材料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也是高成长“赛道”。

今年的阜阳市*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昊源化工、北矿磁材、天鸿新材料、固瑞特新材料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争取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亿元。

今年以来,阜阳新材料领域好消息不断:

昊源化工年产30万吨全生物可降解塑料、年产30万吨双氧水、年产20万吨聚苯乙烯等项目即将开车试运营;瑞鸿新材料年产2.5万吨环境友好型PVA、PLA生物基新型膜材料等在建项目全速冲刺竣工达产;总投资3.1亿元的年产吨中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化项目有望年内落地。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鸟瞰。张洪/摄

随着一批建成项目、在建项目和意向项目的推进、落地和签约,阜阳新材料产业规模在不断提升。

目前,培育了产值超百亿的昊源化工集团以及杭摩科技、北矿磁材、阜阳欣奕华材料科技等一批行业领*企业。

当前,首太新能源产业园的再生金属材料、颍东化工园区的煤基新材料、阜阳经开区的永磁材料及颍泉软磁材料等均形成一定规模集聚。此外,在再生塑料纤维材料、铝基新材料和高性能功能膜材料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集聚。去年,阜阳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达亿元。

市经信局负责同志表示,生物基、化工、硅基、磁性、铝基、新型显示和半导体等,已成为阜阳新材料产业的主力*,下一步,将围绕产业集聚企业、培育龙头、培塑产业,延展链条,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0亿元。

1
查看完整版本: 瞄准千亿级阜阳,战略合作云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