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许雯)8月18日,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这座总投资15.8亿元的公卫中心,年底竣工后,将成为拥有医院。
平时,医院为周边患者提供常见病慢性病以及传染病的诊疗服务;特殊时期,院区整体转医院,担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和诊疗救治任务。
这只是一个缩影。
5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下称《方案》),提出“鼓励地方探索建设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此后,山东、安徽启动建设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湖北、四川、江西等地也在谋划中,以提高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的能力。
如何建设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医院标准设计建设,以“平战结合”的方式设计
目前,各地开工或谋划中的公共卫生临床医院标准建设,以“平战结合”的方式设计。
皖医院院长朱向明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将医院来设计,医院,为社会提供医疗救助服务,一旦疫情发生,可整体医院。
医院建设应达到哪些标准?以9月即将开工的湖北鄂州市鄂城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为例,该中心将按照医院“三区两通道”的标准进行配置。
“三区”即污染区、半污染区与清洁区,“两通道”是指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分开设置。楼宇的布局也要严格做到医患分流、洁污分级分区、气压分级分区。重大疫情发生时,可以快速响应,整个院区立即转为收治医院以完成救治任务。
朱同玉认为,各地公卫中心建设时不仅病房、实验室的建设都要符合医院标准,而且要预留相对比较充足的空间和基础设施,以备“战时”需要,比如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心就是上医院。
记者注意到,不少公卫中心建设伊始便为“战时”转换预留了空间,以满足疫情发生时迅速膨胀的床位需求。
例如,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将在呼吸楼前布局一片草坪,作为预留应急设施的建设用地,预埋管线,一旦出现重大疫情,能在短时间内新建轻型板房应急医疗设施,实现紧急扩充临时床位的目的。
四川省也对“战时”床位进行了规划。按照规划,四川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中心总设置编制床位张,战时床位张,占地面积亩,其中包括预留应急病区用地亩。
医院生存能力?
——尽早谋划,既需*府支持,医院自身也要有发展能力
“此次疫情暴露出我们在传染病医疗救治方面确实存在很多短板,此时建设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非常必要,可以补上短板。”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与普通医院相比,各地对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规划更医院,不仅仅面向传染病患者,日常也承担慢性病、肿瘤等疾病诊疗。
医院自身生存发展之必要。朱同玉告诉记者,单纯的医院自身生存能力比较低。过去人类主要死亡因素是传染病,医院可以通过治疗传染病维持自身生存,但如今日常传染病比较少,通过常医院的生存已经比较困难,但传染病又不会离开人类远去,随时都有暴发的可能。
回溯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历史不难发现,它也曾经陷入生存困境。朱同玉回忆说,该中心在“非典”之后开始建设,开张之后便遇到很大困难,“医院在郊区,医生上班不方便,也没有病人来。没有病人,就来不了医生,医生要在临床中得到锻炼,有病人才能保持技术。当时,医生走了一大批。”
之后,医院的支撑,医院科研、临床能力不断提升。年至今四年间,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全院职工从多人增加到多人,科研、医生、护理队伍都增加了一倍。
朱同玉担心,各地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成后也将面临不小的挑战,如何实现良性发展需要尽早谋划。
“医院收入不单靠临床,更重要的是科研支撑。”朱同玉认为,对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心来说,比临床更重要的工作是科研,是医院。今年上半年,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专利转让获得的收入超过3个亿,其中有2.5亿是和疫情有关的药物研究相关专利转化。
“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发展需要*府的支持,医院自身也要有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这是个技术活。”朱同玉说。
盘点:多个省份布局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
公开信息显示,8月18日开工的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项目中心,是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整体项目的其中一环。
按照山东省今年5月出台的《关于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意见》,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设置在济南,并在青岛、菏泽设立分中心,总床位规模不低于张。按照计划,今年底前开工,2年内建成。
全国范围内,最早开工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项目可追溯至今年4月。
4月15日,按照标准医院设计、工程总投资约20亿元的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项目4月15日正式开工。
芜湖之外,安徽省另一个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在阜阳悄然布局。8月10日,安徽省阜阳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