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的“厕所革命”,推动农村环境整治。
然而,前不久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检查组在安徽、河南一些地方检查发现,一些村镇已经完成改造的厕所不好用、不能用。新厕所长期闲置,成了花瓶、摆设。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在安徽省阜阳市进行了调查。
1
塑料桶里的粪便会自行风化?
安徽厕改古怪多
吴国印家的两个厕所
吴国印是安徽省阜阳市伍明镇店集村的一位古稀老人,家里常年只有他和老伴刘兰珍两个人。他们家有两个厕所,在院墙外边上相邻而建:
一个看着比较新,是年村里搞厕所革命修建的,看起来闲置了很久,里面结了不少蜘蛛网;另一个是他家用了几十年的老厕所。
刘兰珍说,新厕所已经修好两年了,但是一直都没有通水。不仅如此,新厕所几乎是全封闭的,只在墙上打了几个孔通风,一进去气味让人受不了。
在店集村,很多新厕所建在大街上,和老厕所并在一起。一家的老厕所门口挂着布帘,因为经常使用已经破烂不堪,而新厕所却闲置着。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些新厕所都是样子货,一点也不实用。就在记者拍摄时,突然来了几个人,其中两个人自称是店集村书记和主任。说着说着,这两位村干部开始动手抢夺记者的手机,称不能拍摄。
安徽省阜阳市伍明镇店集村村干部
阜阳市官方网站今年8月下发的《颍泉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工作目标为“到年完成座全区农村常住农户厕所改造,并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标准。”
厕所改造是便民工程,不让拍摄出人意料。
那么,其它地方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伍明镇八里西刘村建的新厕所与店集村结构一样,都是在厕所小房子外边的地底下埋了塑料桶作为化粪池。
这个村的老厕所外边都有简易化粪池,上面有盖板,随时可以掀开,清走粪便给庄稼施肥。那么,村里新建的厕所,粪便会排到哪儿去呢?当地村民称,建设的时候,公家说粪便自己就没有了。
安徽省阜阳市伍明镇八里西刘村村民
塑料桶里的粪便怎么会风化没了呢?对于这种荒唐的说法,这位大姐说她搞不懂。当地新建的厕所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在伍明镇郑寨村,《经济半小时》记者看到了一个部分裸露的厕所,结构非常清楚。《经济半小时》记者刘煜晨表示,按照设计,厕所便池里的粪便,通过下面的管道排到三个塑料桶里,最后排到旁边化粪池里。但是这个化粪池周围没有出口,也就是说它只能进不能出,而且这个化粪池和旁边三个塑料桶之间并没有连起来。也就是说,这三个桶里的粪便,满了以后根本没法排到化粪池里去。
2
块应付一次上级检查
阜阳农村厕改让村民无处如厕
根据阜阳市人民*府官方网站,《安徽省农村改厕技术导则》(年修订版),化粪池有四种类型,记者在阜阳市看到的正是其中的装配式三瓮化粪池,就是下面埋着三个大桶,由过粪管联通前中后三个瓮体,也就是三个塑料桶。
记者走访的几个村子都是这样的设计,但在实际使用中,伍明镇的店集村、郑寨村、八里西刘村新建的厕所,大多都闲置,有的厕所挂的锁都生锈了。
那么,轰轰烈烈的厕所改造,究竟是设计出了问题,还是施工打了折扣?在阜阳市,有没有村民能正常使用新建的厕所呢?
口孜镇大坝村村民王仲山告诉记者,他家的老厕所早就被村里给扒掉了,而新厕所去年建成后仅仅用了几个月,就没法使用了,因为靠近便池的第一个桶已经满了,另两只桶还空着,中间的过粪管道却堵住了。
记者发现,第二只桶和第三只桶之间的过粪管是从下往上斜着安装的,这个桶里粪便装满了以后,要排到右边的桶里,就必须沿着过粪管,先从下往上走,再横着排到右边的桶里,收集粪便的塑料桶不仅过粪管道设计不合理,第一只桶还被压在了厕所房子下面。
这样的现状让王仲山非常尴尬,只能找没人的时候在外面解手。他家的窘境也让其他还没有建厕所房子的村民感到好奇,他们也想知道,将来这桶满了怎么办。
相比有个厕所房子的村子,插花镇曾桥村张涛家盖的新厕所,竟然是一个假的样子货。地底下埋三个大桶,上面装上一根排气管,没有装便池和厕所小房子,就算厕所改造完成了。张涛说,这种改造就是应付上级检查的。
菜地下面埋着厕桶
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曾桥村村民张涛:大队干部到大队拉几个桶回来,挖掘机挖一下,桶放在里边,他就不给弄了,我给种上菜了。
这就是走形式主义,做个样子给别人看、给*府看。*府的*策是好的,一到底下就变了,不按*的路线走,专门糊弄老百姓的。村主任说,现在盖厕所风声过去了,就不给弄了。
老厕所被村里扒掉了,却盖了一个假厕所。无奈之下,张涛到一百米外的地里搭了一个简易厕所。张涛说,白天还好,一到晚上,卧病在床的母亲要上厕所他必须得背着过来。而大多数时候,就在家里勉强对付一下。
根据阜阳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