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读懂
蜀山高新的喜怒哀乐
那时候,地铁还未开通,公交车对于合肥人而言,生活出行必不可少。它是连接城市的重要枢纽,承载了城市变迁的记忆。
在城市发展中,公交线路越来越多。但是10路公交车,承载了大多合肥人的青春,从儿童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
今天就坐上一趟,看看这一路的故事。
始发合肥火车站,终点是梦园小区,一共有27个站点,个别站是单向线。
对于在合肥读书、生活的小伙伴来说,10路公交车的每一站都有不一样的回忆。
合肥火车站,每天都有无数次的离别和重逢在这里上演......那个是家门口的老火车站。
老一辈的人说,最早始建于年,后被日*炸毁重建,经历了闭站、翻修、重新通车,才有了现在的合肥站。
附近也有餐馆、小店,即将从合肥出行的朋友可以在这里稍作休息,吃上一顿美味再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白马服装城就在对面,十年前,繁华热闹。从县城来到合肥,妈妈们总要去逛上一趟,逢年过节都要带孩子来这里买衣服。
公交站就在合肥站靠西南侧的位置,这个时间点,偶尔有零星的几人候车。这个穿越了合肥小半个城市的10路公交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
站在候车的站台,来来往往的公交。一趟又一趟的绕着合肥这座城市,然后又回到起点,等待出发的行人,配着秋日里的阳光,暖和了几分。
车辆出发时间的等待之余,和司机张师傅闲聊了几句。
“我开这趟车很多年了,以前人挤人,每天乘客赶时间都是硬塞上来的,工作的、上学的、挑着担子卖菜的、从县里过来的......啥样的都能看到嘞,车里也闹哄哄的”。
他突然停了一会,有些失落。“现在好了,地铁通了,年轻人都去赶地铁了,人少了很多哦”。“坐好,坐好,开始走了”。
我走到靠后的位置,找一处坐下来。每一站的上车下车,开门关门,想起了曾经的上学时光。
个子不够高,站在别人旁边扶着椅子,一路摇摇晃晃,司机师傅猛踩一个刹车,身体倾斜出了45度角。下车也要穿过人群,到后车门的一瞬间看到光亮,头发在空中凌乱。
双岗南这片的老合肥生活气息很到位,街巷附近的油条豆浆还是那个老味道,餐馆老板从年轻小哥变成了胡茬叔叔,早起的行人各自忙碌着。
老房子的外开式窗户映照了记忆的大门,好像红砖里封存了我的童年,穿鞋匆匆赶路上学,下楼没有电梯。
公交站台的玻璃面映照着这个城市,再次出发,踏上了下一站的旅途。
跨过南淝河的阜阳路桥,想起了那句话,酒香不怕巷子深。
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爷爷会不会又去找齐大爷在房子墙头,切磋切磋棋艺。
市府广场,合肥老城区的必经之地,去往各个方向的公交车也在这里汇聚,寿春路的步行街藏着多少人的回忆。
以前的10路公交车
现在的10路公交车
时代发展的进步,公交车型和路线也在更新换代,如今的10路也变了。
现在的车型更长,空间感也更加足,容纳的乘客也多了,坐公交的人却少了。
可能是工作日,坐车的人不多。上车的大多是老年人,年轻人偶尔有几个。
十年前来合肥工作的人,起点的第一站就是10路公交车。背着行囊远行,1块钱搭上10路就可以去到很多想去的地方。
现在的票价也涨到了两块,随着地铁系统线路更加完善,坐公交的年轻人更是寥寥无几。
那时候坐10路,总有几个大妈要在车上聊着天唠家常、还不忘给年轻人热心指路、司机师傅一遍又一遍叫乘客别把东西放在过道上。
现在车里很少有人聊天说话,少了些许热闹的氛围。满口合肥话的大叔变成了白发苍苍的爷爷。
偶尔看着窗外的景色,感叹时间变得真快呀,一晃从小孩到现在工作了。公交也不再是摇摇晃晃的到站,司机师傅刹车稳了许多。
现在的10路公交车,大概是5-10分钟一趟车,这不,在拐角遇到了反方向的10路。
整线路乘车,穿过的地点很多,四十八中、省二院、市四院、中科大、国防科大等等,这一趟下来预估要1个小时这样。
不知不觉,也到了终点。下客站的站牌还是十年前的模样。我注意到,一个半路上车的爷爷和我一样到了底站梦园小区。
李爷爷回忆中说,“以前公交就这一辆车往市区里去,人挤的多,梦园小区就在这附近,没地铁的时候年轻人上班也坐10路公交车。”
下车之后,发现有一个公交运行站也在这边,自然公交线路也多了,想往哪去也更加方便了。用手机查了下地图,地铁离的也不远。
但是无论怎么变化,10路公交车一直穿梭整个老城区。坚守合肥这座城市的很多人记忆,见证着沿路的发展,承载着回忆的年轮。
你看,又一辆10路出发了,那是通向城市记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