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作为安徽最西北的一座城市,一直以来都被许多人所误解。在大多数人看来,阜阳这座城市完全没有多少特色,既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没有产出该有的经济效益,身为安徽人口最大的城市,它真的太失败的。
的确,阜阳的景色风光是无法与皖南山区相提并论,但地处于华北平原的它,却比皖南山区更早地孕育出人类文明。如今我们走在阜阳下辖的各个区县内,仍能找到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就比如说,地处于阜阳西南端的阜南县,就是一座底蕴十分深厚的小县城。谁也无法想象,在这座不起眼的小县城内,竟然藏了6个故城遗址,就连著名文豪欧阳修也曾来过此地吟诗称赞过。
阜南县因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内陆人类开发较早的地区。早在夏商时期,这里便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只不过,那时候的阜南县还不叫做这个名字,也不是如今我们所见到的阜南。后来随着朝代的更迭,阜南县几经变更。直到年,中国人民解放*才正式开辟出阜阳南乡,建立阜南县。而阜南县,也是因为它位于阜阳南部,才被称之为这个名字。
虽然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底蕴,可阜南县的经济发展却并不好。因为人才的流失与资源的匮乏,阜南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在年全省各县中的GDP数据中,阜南县仅创收亿,与位列榜一的肥西县,相差了近四倍。尽管有国家的扶持,可阜南县的发展速度也无法大幅度的提升。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阜阳以及阜南县自身的限制。
经济发展不起来,加上旅游资源的匮乏,使得阜南县的旅游产业发展近乎于零。每年,有大量走出去的人,可来到阜南县旅行的人却几近于无。毕竟,谁也不知道阜南县这样一个贫困的县城,到底有什么。可阜南县真的没有旅游资源了吗?并不是,悠久的历史岁月给予阜南的是底蕴深厚的故城遗址。
原鹿故城
坐落在阜南县城西南方向五公里处的原鹿故城,是一座清晰可辨的长方形故城遗址。整座故城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城内外不仅有村落,还有护城河,更有16眼古井。如今走上前去,游客仍能看到古井里幽深的井水。据悉,这座故城曾出土过许多战国时期的文物,大多都是铜制品,各种器物应有尽有,当然最多的用以行*打仗的士兵武器。
永安故城
位于阜南县王堰镇的永安故城,与原鹿故城大小相似。与原鹿故城不同的是,永安故城整个土体呈灰褐色,土层松软,于此地出土的文物大多可追溯到汉唐时期。例如唐宋时期的铜镜、银器等各种小物件。
当然,除了以上介绍的两个故城以外,阜南县还有四座规模大小不一的故城遗址,比如说富陂故城、颍水故城、财邱故城、焦邑故址。这些故城或大或小,出土的文物也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的都反应出了阜南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虽然它们早已在岁月的雕琢中逐渐褪色,不如当年辉煌,却依旧值得我们铭记。
阜南县的底蕴深厚,不仅限于这些古城遗址,还在于这里所诞生出来的历史杰出人物,比如说著名典故“吴下阿蒙”中的东吴名将吕蒙、著名画家朱炎昭、明朝官员张鹤鸣等一大批历史人物。著名文豪欧阳修,也曾多次来访阜南县,留下了“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脍如玉”等名篇佳句。
尽管阜南县的经济发展不如人意,旅游资源也比不过其他地区,但这里底蕴深厚,人文荟萃,也别有一番意趣。任何的发展都不是暂时的,相信在不久的以后,阜南也会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道路,展现出自身独有的辉煌与光芒,从而走进人们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