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0日,对许多人来说,这或许是个普通的日子;可对阜阳来说,却是一个可载入史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一天,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阜阳成功入选。
喜讯传来,举市欢腾。阜阳首创首成,一举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那澎湃着的激动和喜悦,那蓬勃着的欢欣与鼓舞,那激昂着的自豪与荣光,仿佛就在昨日。
今天(年11月10日),是阜阳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一周年的喜庆日子。这一年来,在文明路上,阜阳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高峰攀登。
▲9月6日,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暨国家卫生城市推进大会在阜阳大剧院召开。郭海洋/摄
一年来,阜阳从“面子”美到“里子”,从“外在美”向“内涵美”,城市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出门就有口袋公园,转角就闻鸟语花香,生活越来越惬意!”提到一年来家门口的变化,家住颍州区颍西街道振兴社区的李琼赞不绝口。空中不见了“飞檐走线”,路面整洁清爽,新建的公厕和垃圾分类投放点现代时尚,让李琼感到尤其方便的是,“以前家门口没有停车的地方,现在社区里增设了多平方米的停车场,给居民解决了不少难题。”
这一年,振兴社区力推精细化管理,合理布局公用设施,更换破损设备,让居民脚下的路更平整、生活更方便。一年来,社区整改老旧小区13个,硬化路面1.5万多平方米,安装路灯多盏、摄像头近个,清淤管道近米……道路平整了,环境清洁了,一系列变化让大家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干净的市场内,蔬菜肉类分区合理,地面光洁明亮,积水、污渍基本绝迹……一年来,经常在颍州区二里井农贸市场买菜的市民,切实感受到拎起“菜篮子”的幸福感。“现在大家出来买菜,心里很舒坦!”说起变化,市民王飞的脸上止不住笑意。
几根葱、一把菜、一块肉……作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农贸市场是最基本、最接地气的民生保障场所。
今年以来,对照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标准,二里井农贸市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改造升级步伐,在前期投资万元改造的基础上,持续改造提升硬件设施,重新修补了周边路面;同时,加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针对农贸市场周边停车难、乱停车问题,重新施划停车位,规范市民停车秩序。
“要改,就要改得精细化、人性化,这样才能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二里井社区*总支书记邹志林说。
首创首成一年来,阜阳发生的变化数不胜数。
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环境整洁,公园里、街角旁草木葱茏,公共文化服务、健身休闲设施惠民便民……随着环境品质提升和巩固创建文明城市成果工作的推进,阜阳环境面貌愈发焕然一新,处处绽放出文明之美。
截至今年8月,阜城累计对个老旧小区、个背街小巷、个小区和点位杆线、23个农贸市场、个停车场、座公厕和54个社区办公场所实施改造提升,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区、街巷路平灯明水畅,还建设了一批口袋公园、日间照料中心,加快完善运动健身器材、充电桩、监控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年来,阜阳从“外求”到“内修”,从“外治”到“内炼”,让文明之风处处激荡。
阜南县照顾百岁婆婆60年的八旬儿媳梁娥,颍州区扎根基层十几年带领乡邻脱贫致富的村支书闫永志,太和县不计个人安危、冲进火海奋勇救人的姜福伟和史兆虎……年,他们先后获评“中国好人”称号。
这些涌现在市民身边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传递着崇德向善的城市温度。
▲闫永志。
文明之城必是厚德之城,厚德之城必兴文明之风。这一年,我市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挖掘各行各业、各类各界典型好人好事。
截至年10月,阜阳共有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0名、安徽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8名、“中国好人”组名、“安徽好人”组名、阜阳好人人,身边好人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3人获评第七届安徽省道德模范,数量并列全省第一。1人入选第一届全国新时代好少年,2人入选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持续加强,1所学校入选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建成中央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所。“好人阜阳”品牌效应更加彰显。
▲时代楷模高思杰进行*员“守初心担使命”的宣讲。
一年来,阜阳志愿服务呈遍地开花之势。“志愿红”,让这座城市充满爱与温暖。
前段时间,位于阜师大体育中心的新冠疫苗接种方舱,每天人头攒动,市民接种疫苗热情高涨。现场忙碌的除了医务人员外,还有负责维持秩序和引导服务的志愿者。
来自颍州区颍西街道办事处的饶圆圆就是其中一位志愿者。“因为市民接种新冠疫苗的热情高、人流密集,更要做好疫情防控。作为志愿者,我们能做的就是维持好接种秩序,耐心解答市民关于疫苗接种流程的具体问题。”饶圆圆说,她和小伙伴从每天早上7点半工作到下午6点半,中间要不断回答市民提出的各种问题。虽然工作辛苦,但很充实。“国家提供这么好的免费接种*策,我能为社会尽一份力,感到很开心。”
如今,阜阳的大街小巷随处能看到“志愿红”。他们有的戴着小红帽,有的戴着红袖章,或在街巷清扫卫生,或在主干道口协助引导交通,或穿梭社区帮助困难群众,或在公园广场为老年人理发、量血压……成为一道道风景。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阜阳市民的自觉行动,也是处处绽放的城市文明之花。
一年来,阜阳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成立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出台《阜阳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工作规则》,打造阜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组建阜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总队下设14支志愿服务队。
印发《阜阳市“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71家市直机关单位*员志愿者持续开展文明交通劝导、“路段长”制和结对包联社区等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窗口单位志愿者和文艺志愿者等结合自身优势广泛参与。规范化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余个,实名注册志愿者超万人。
3个典型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先进典型,个典型(含个人、项目、组织、社区)获评安徽省“月评十佳”志愿服务优秀典型,总数居全省第一。
一年来,阜阳持续建立起巩固创城成果的长效机制,让创城的鼓点和谐融入百姓的生活。
一年来,阜阳着力抓好常态长效机制落实工作。
既有自上而下的行*推动,又有自下而上的群众行动,形成了干部动手干、群众联手创的生动局面。市委市*府对文明城市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做到谋划部署必提创建任务,调度推进必问创建进展,考核奖惩必看创建实效;每年春节后开的第一个大会就是创建大会,主要领导坚持每月调度指挥,市几大班子领导包保各区每月督导;实行“一单四制”和“零失分”承诺,建立了督导检查、媒体监督、纪委问责“三位一体”机制,并按照排名进行奖励,充分激发了全市巩固创建成果的干事劲头。
面向广大市民群众,阜阳积极组织开展“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推动创建问计于民、问心于民、问*于民。在此基础上,今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开设“群众有话说”网络平台,打通民意收集、办理、反馈、落实、监督各个环节,倒逼有关部门改进作风、提高效能。
一系列工作举措,让创城赢得了群众口碑,收获了全城“点赞”。
创城成功只是起点,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高峰攀登
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
当前,我市将组织实施“”行动,即主攻“四个方向”,围绕城市设施、城市净化、城市文化、城市生态,不断涵养城市高品质;提升“六大区域”,面向居民小区及物业管理领域,农贸市场、商业街区、商超、城市综合体、写字楼和车站、医院、革命纪念场所及周边区域,校园及周边区域,各类大厅、窗口服务区,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农村集镇,公园、景点景区,展现城市高特质;培育“六大文明”,立足文明实践,文明养犬,文明卫生习惯养成,文明交通,文明餐饮和诚信,文明新风,不断锻造城市高素质。同时,推进“三个平衡”,即城市和农村平衡、网上和网下平衡、社会文明程度与公民文明素质平衡,努力实现全域文明、全体文明、全程文明、全面文明。
文明,一座城市发展的灵*;
文明,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
文明,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文明路上,阜阳永不止步!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
站在新的征程上,阜阳必将以更昂扬的斗志、更饱满的热情、更强烈的担当、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拉升标杆、鼓足干劲、众志成城、奋力拼搏,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高峰攀登。
美好阜阳正在书写着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