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北京师范大学皖梦支教队走进阜阳阜南于集乡
TUhjnbcbe - 2024/5/17 17:38:00

运营总监:鲍安常LJ

供稿:阜南于继礼北师大黎安润泽

年7月23日整理

时间是从哪里溜掉了呢?

从步入这里到今天,似乎只是几个小时的事,却实实在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天,皖梦er和孩子们的相处也接近了尾声。

十几天里,我们在绿茵场上齐心协力,也在教室里轻声合唱;课上配合默契,课下谈天说地……今天的我们即将一起完成最后一项活动——文艺汇演。

九点钟,孩子们到食堂二楼集合,文艺汇演就这么拉开序幕啦。

孩子们精心准备了十几个节目,除了课上学过的歌曲和舞蹈,统一排练过的合唱和舞台剧,还有一部分孩子准备了自己的节目——独唱、小合唱、拉丁舞。

他们努力发声、努力做好每一个动作。平时最调皮偷懒的孩子也一改懈怠,带上了满脸的认真。老师们也准备了合唱《稻香》。

孩子们的表演和老师们的歌唱,都是此时心声的表露,是对彼此的祝愿。最后师生大合唱《追光者》时,文理两个班的孩子举起了临时写好的泡沫板,更有了几分结束和离别的感觉。

合唱结束,离别终究要来临。孩子们和老师拥抱、合照,各班的孩子们也再一次留下最后一张合影。

老师们大概,也都不想结束吧。

直到最后一个孩子鞠了个九十度的躬,泣不成声地说“谢谢老师”之后跑出食堂,我们才沉默地走出去,最后看一看这个生活了十几天的学校。

看着孩子们一步三回头地走出校门,平时热闹的空地突然安静,似乎就是这一瞬间,离别突然清晰起来。

教室里的电脑依然放着歌,却没有孩子们稚嫩的声音轻和;

食堂的空气依然闷热到凝滞,却没有了叽叽喳喳的闹声充盈;

操场上的推车依然在那里,却没有了站在上面的身影;

铜质的铃铛还放在桌上,却再没有人将它摇响。

不那么整齐的课桌,不那么干净的地面,还有黑板上的花花绿绿的字迹,都提醒着我们,这段时光是鲜活而真实的。

“孩子们,再见。”

“不,老师,我们不说再见。”

文案

星潼

摄影

雨欣三土

排版

三土

供稿:阜南于继礼北师大黎安润泽

运营总监:鲍安常LJ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师范大学皖梦支教队走进阜阳阜南于集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