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去了
这一年阜阳取得了哪些成绩?
年
你的生活又会有哪些新变化……
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呢?
阜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已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会议高度评价过去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市政府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年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
你关心的答案
都藏在这份政府工作报告里了
↓↓重点已划好↓↓
晒一晒年阜阳发展成绩单
年工作回顾
1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去年,我市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做大工业、做强农业、做活三产,制定落实高质量发展“1+7”扶持政策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40条”,经济运行在全省继续保持总量位次前移、增速持续领先的良好态势。
预计,年全年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增长9.5%;规上工业增加值超过亿元,增长10.5%以上;实现财政收入.8亿元,增长17.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13%;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元、元;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深入实施,1-11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居全省第二;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居全省首位。
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明显,粮食总产连续11年超百亿斤,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亿元,居全省首位。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到家,电商主体发展到1万家,交易额突破1千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3.8亿美元,增长24%。
我市被列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旅游业总收入达到.8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亿元、增长28.6%,增速居全省第一。
2
强力推进阜城建设城乡面貌显著变化
大美阜城建设日新月异,阜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万,完成投资亿元。城南新区、西湖新区、高铁新区建设步伐加快,颍东、颍泉拓展区建设成效明显,高铁西站、复兴大道互通立交、霞光大道高架、阜裕大桥拆除重建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推进。
改造提升老旧小区个、背街小巷90个,新建和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0个、停车场9个,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有效提升,受到中央文明委考核组的充分肯定。
农村“三大革命”成效明显,完成农村改厕26万户,新建游园、广场个,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新增绿地3.4万亩,完成造林13.3万亩。绿色已成为颍淮大地的主色调。
3
切实加大推进力度三大攻坚战进展顺利
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沿淮行蓄洪区个庄台综合整治基本完成,打造了阜南蔡郢、颍上淮罗、临泉腰庄等一批脱贫样板,改造整治农村危房53.6万户,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没有危房的目标。
在全省率先建成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天,四级“河长制”“林长制”全面建立,阜城黑臭水体治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列入省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标,获得省生态补偿资金万元,居全省首位。
4
全面加强项目建设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4个月保持全省首位。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实际到位资金亿元、增长17.6%,直接利用外资4.1亿美元、增长87.9%。
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商合杭高铁、郑阜高铁、阜阳北站扩能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市博物馆、科技馆、大剧院主体工程完工,阜阳新闻大厦开工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新建和改扩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公里,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公里,完工里程居全省第二,水利建设完成投资35亿元,治理河道公里,工程完成量居全省首位。
5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减免税57.2亿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新增市场主体10.9万户。
新增“新三板”和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74家,总量达到家,居全省首位。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启动,全生活研发投入增长31.1%,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家。
6
持续改善民计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医院、阜阳五院新区建成使用,累计新增床位1.8万张,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人被评为“中国好人”“安徽好人”“阜阳好人”,黄岗柳编、杜氏刻铜技艺等进入首批国家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6所,阜阳七中、阜阳十中新校区投入使用,阜阳一中新校区加快建设,阜阳师范学院更名大学顺利通过省专家组审核。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连续10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成功创建省级食品药品安全城市。
年主要经济数据
预计全年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增长9.5%;
实现财政收入.8亿元,增长17.2%;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13%;
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元、元;
1-11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居全省第二,净增规上工业企业64家,居全省首位;
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亿元,居全省首位;
旅游业总收入达到.8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亿元、增长28.6%,增速居全省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4个月保持全省首位;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实际到位资金亿元、增长17.6%;直接利用外资4.1亿美元、增长87.9%;
新增“新三板”和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74家,总量达到家,居全省首位。
年抓好八项重点任务
坚持以转型升级为方向,着力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切实把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以扩容提质为核心,全面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切实把中心城市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四位一体”新型城镇化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大美阜阳。
坚持以脱贫攻坚为前提,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快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
坚持以繁荣活跃为目标,培育提升现代服务业。立足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积极培育大市场、发展大物流、拓展新业态,大力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加速释放市场潜能。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完善落实项目建设“四项机制”,持续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最大限度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坚持生态优化、绿色发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民生为本,多解民生之忧,多谋民生之利,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1月23日
年安徽省16地市经济数据新鲜出炉
年咱阜阳表现怎样?
一起来看
(点击查看大图)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财政收入数据上看,阜阳市最高,增幅达到了17.2%。
在固定资产投资上,阜阳市最高,增幅达到22%,阜阳在“双轮驱动”战略下的“飞轮效应”正在显现。
畅想——
安徽“第三城”之争
在安徽省域的经济格局上,合肥的核心城市地位已确立,芜湖也坐上了第二的位置。围绕安徽“第三城”的角逐则是异常激烈。
从目前的排名来看,安庆、滁州、马鞍山、阜阳、蚌埠五城分别位列3到7位,这些城市经济增长均超过8%以上,差距也仅有亿元左右,城市竞争卡位赛异常激烈。
用实干践行改革开放
高水平创出发展新成绩
一起为现代化大美阜阳建设而努力奋斗!
阜阳发布综合
编辑:阜小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