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数据,也是目前含金量最高的。没有收入,何谈支出,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我们日常生活的医疗、交通、教育这些民生都需要财政支出,而像造福子孙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都是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换句话说,财政收入也是国家职能的保障。当然财政收入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安徽省地处我国华东地区,拥有超过万的常住口,近年来更是加入长三角。凭借地理位置、人口、政策等,安徽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之一,在最新的1-5月财政中,安徽省共实现.1亿元的财政收入,同比去年同期虽然出现下跌,但是跌幅不大,仅有0.7%,已经基本从疫情中恢复过来。
安徽省目前共有16个地级市,从整体来看,大部分1-5月份财政收入是在亿元以下,像淮北、池州、黄山更是不到50亿元,仅合肥、滁州、芜湖超过0亿元。从增速来看,由于全省的大背景都呈现出负增长,省内也有3市增速小于零,分别是蚌埠、阜阳和淮南,像池州、安庆和铜陵都在两位数以上,铜陵更是达到15.8%。
作为省会的合肥,其财政收入在全省是一骑绝尘,1-5月共实现.3亿元的财政收入,占了全省的26.4%,超过了1/4,且增速也有7%,比全省高出7.7个百分点。作为合肥市主导产业的制造业是全市财政的主要来源。你或许不知道的是,世界制造业大会是永久落户合肥,合肥的制造业在这几年是突飞猛进,装备制造、家用电器、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光伏等都是千亿级产业。
阜阳名列第5,很多人以为阜阳可以在省内第4的位置。自从经过四普之后,阜阳的经济总量是长期处于省内第4。在今年最新的一季度中,阜阳以.3亿元位列第4,仅次于合肥、芜湖和滁州。在今年1-5月,阜阳市的财政是下滑的,同比增长-2.5%,与淮南并列倒数第1,同期,宣城表现抢眼,以3.6%的同比增速,实现84.3亿元的财政增,领先阜阳的82.4亿元。
池州在今年1-5月的财政收入仅高于以旅游业为主的黄山市,共有40.1亿元的财政收入。超过2位数,达到10.5%的财政增速也让大家对池州看到了希望。池州的未来是光明,这里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