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承上启下育人薪火代代传
TUhjnbcbe - 2024/8/23 0:36:00
白癜风正规专业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

三代人,63个春秋耕耘在三尺讲台,阜阳市第三中学教师张晓丽和父辈、女儿,为教育事业倾注了满腔热忱——公公牛宗汉退休前恪尽职守,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退休后,老骥伏枥,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废寝忘食。张晓丽是安徽省首批正高级教师、安徽省“中小学特级教师工作室”首席负责人,业绩突出、春风化雨、诲人不倦。女儿牛诗雨埋头苦干、尽心尽力、一丝不苟,为一代教育新人。

公公:阜阳基础教育拓荒牛

年4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报道《拓荒者的奉献》,讲述张晓丽的公公,原阜阳市教育局局长——牛宗汉的故事。

年,有着18年教育教学经验的牛宗汉担任了阜阳市教育局局长。当时的阜阳教育一片萧条:教室不够,危房多,校舍失修,学生缺桌子、少凳子,办学条件极度匮乏。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

那年冬天,牛宗汉冒着寒风,全面排查学校危房,整理出一份详细的申请报告。农历腊月二十六的凌晨5时,牛宗汉带着报告,踏雪走向车站,直奔安徽省教育厅,争取到了省里特批的12万元拨款计划。

12万元拨款犹如久旱逢甘霖,修缮破旧教室、建设新教室,从此,学生们真正回归课堂。经过几年的奋力赶超,阜阳市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年以来,阜阳市成为我省第一批完成普及初等教育、第一批完成扫盲任务、第一家兴办市级教育电视台的城市,职业技术教育也成为全省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年,阜阳市荣获“安徽省基础教育先进市”称号。

牛宗汉本人也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级表彰,年,《人民日报》《安徽日报》均对牛宗汉的先进事迹作了报道,同年牛宗汉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

自己:省信息技术课程立标杆

年,张晓丽与牛宗汉的儿子牛玉清结为连理。结婚后,公公牛宗汉就成了张晓丽工作上的标杆。

年,阜阳市第三中学在时代变革中发现新机,成为阜阳市率先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因为没有专业教师,学校只能从现有的教师中培养。当时还是体育教师的张晓丽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因为是跨专业,学习难度大,她几乎每天都是夜里12时之后才能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学习和实践研究,工作初见成效,国家级课题研究经历极大地拓宽了张晓丽的视野,促进了综合素养的提升。年,张晓丽迎来了专业成长的第一个里程碑,在“阜阳市首届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公开课”活动中,执教公开课。这节饱受赞誉的公开课把她推上了市级平台。

年,在市教育局的推荐下,她开始参加安徽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

年,安徽省进入上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张晓丽每年承担着大量的培训任务,业务能力快速攀升。

年,张晓丽代表安徽省执教“全国首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示范课”展示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研究》等多篇论文陆续获安徽省学科论文评选一等奖或发表。年,她被评为“安徽省教坛新星”;年,被评为阜阳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阜阳市首届名师;年,被评为安徽省特级教师,并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年,被评为安徽省首批正高级教师,主持“安徽省特级教师工作室”。

张晓丽

多年来,张晓丽负责的学校信息化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年,阜阳三中获“全国首批百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称号;年,被遴选为“全国首批数字化示范学校项目校”;年,获“安徽省首批智慧学校示范学校”称号;年,获“全国创新示范学校”称号……

年,该市教育局设立“阜阳市名师张晓丽工作室”;年,安徽省教育厅设立“张晓丽特级教师工作室”。十年来,工作室带出了一个优秀的学科团队,教育教学成果卓著,影响远播省内外。

女儿:在历史与未来交汇处传承

年,张晓丽的女儿牛诗雨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了,成为阜阳市第五中学的一位教师。

年,为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要求,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牛诗雨说,语文学科的四种核心素养是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要在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和行动。

为了在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中紧跟时代脚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牛诗雨和母亲一样,常常备课到深夜。

年,小荷初露尖尖角,牛诗雨承担的语文新课程研究“整本书阅读”专题课件获阜阳市信息技术课件评比一等奖。

□本报记者徐徐

1
查看完整版本: 承上启下育人薪火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