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网格化监测”密织防返贫保障网
阜阳市颍泉区行流镇王官村村民杨洲,以前在外打工,一天收入多元。然而,年他患上直肠癌,术后身体大不如从前,不能外出务工。
当地网格员摸排到他家情况后,及时上报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预警平台,经数据对比、家庭状况核实后,杨洲被纳入监测户。现在杨洲病情稳定,一个月吃药的钱报销后只花多元。村里帮他张罗,养殖了些家禽家畜,再加上低保兜底,他现在收入稳定、生活有保障。
王克敏是王官村防返贫监测网格员,负责村里60户人家的监测帮扶。她告诉记者:“网格员的工作是挨家挨户走访农户,了解有没有人生大病、今年收入怎么样、有没有大额支出等,一旦发现情况,我们及时报给村里,符合条件的将被纳入监测户,获得相应的帮扶。”
“通过网格化监测,包保到人,监测到户,确保苗头早发现,问题早解决,确保不发生一例返贫。”颍泉区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李文金告诉记者,为防止返贫致贫,颍泉区严把监测关口,着力抓好网格化监测帮扶,对脱贫户、监测户、监测预警人员等开展日常联系和跟踪走访,全面了解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并开展帮扶,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今年以来,按照相关识别程序,新识别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13人,已全部安排帮扶联系人,并制定相应帮扶措施。
密织防止返贫致贫保障网,安徽省全面推行网格化监测,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在全省组建基层网格40.7万个,遴选网格员41.7万人,对所有农村人口开展跟踪走访和常态监测。全面实施动态管理,明确监测范围,严格监测程序,加强部门数据比对筛查预警,组织开展专项排查、集中排查和大排查,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并开展帮扶。
为方便农户自主申报,今年省乡村振兴局上线了防返贫监测“小程序”,农户通过扫码便可快速自主申报监测对象,实现“一码申报”。线上“一码申报”的推广使用,弥补了线下申报的不足,农户通过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