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学会了做冰棍
常州市香梅小学4.4班安杰瑞
今年夏天来得那么匆忙,比去年早很多。白天烈日当空,连一丝风都没有。晚上有些闷热,虫鸣声特别频繁,一声高过一声。
周末在家,我吹着电风扇仍满头大汗。正当我热得昏昏欲睡时,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凉爽的冰棍,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心动不如行动,我决定自己动手做冰棍。
我从橱柜里找出冰棍模具,清洗干净,用温水进行再次冲洗。我迫不及待地将水池边两罐可乐倒入硅胶模具的四个凹槽中,放入配套小棒。接着,我小心翼翼地将模具放入冰箱冷冻层,生怕液体洒出来。三十分钟后,可乐还没有冻成冰。我心里有些着急,外婆笑着对我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四小时后才能吃。”然而,冰棍成品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简直是惨不忍睹!我忘记碳酸饮料遇冷结冰会膨胀的特性,倒得太满,导致可乐大量溢出模具,没法吃。
经过第一次失败,我意识到倒入的液体必须低于模具指示线,以免流到外面。第二次制作时,我掌握了要领,在模具内倒了适量酸梅汤,距离槽口约六毫米。等待的过程中,我的心七上八下的。庆幸的是,这次成功啦!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连忙拿起一根品尝,还献宝似的给外婆吃。冰棍味道不错哟!
我学会了做冰棍,真开心啊!自制冰棍既卫生又美味,何乐不为?
点评:开头以环境描写导入,作者善于捕捉细节,结合自身感受,体现出今夏之热,为“做冰棍"一事埋下伏笔,道明起因。对做冰棍的材料、流程的介绍详细而有条理,其间,不忘穿插心理描写,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画面,十分生动有趣。做冰棍的过程跌宕起伏,其中失败的经历何尝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呢?作者面对失败,并不气馁,积极动脑,解决问题,最后,成功的快乐跃然纸上。作者还是个孝顺老人,懂得分享的孩子,让人忍不住想为他点赞。
(指导老师:杨奕)
篇二:我学会了“飞天”
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4.12班田予
我家附近有一个森林公园,那里已经成为运动爱好者的乐园。
公园“森林剧场”的空地上,总有一群退休的爷爷奶奶抖空竹。因为他们,我也喜欢上了抖空竹。爷爷奶奶们非常愿意给我传授技艺。有一位爷爷一直耐心地教我,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玩法,还学会了魔术扣、打鼓、猴子捞月等技术动作。今天我要学一个特别难的动作——“飞天"。
像往常一样,师傅先给我做示范。只见他双手紧握空竹竿,猛然绷直中间的线,空竹一下飞到了空中,足足有五六米高。然后他左手低右手高,把线斜着拉直。他仰起头,右手抬起,瞄准空竹的轴。瞬间,空竹不偏不倚地落在线上,顺着线滑落下来。他接连把空竹向更高的地方抛去。我瞪大眼睛,感叹道:“您抛得可真高啊!”师傅不紧不慢地开始讲解动作要领:“向上抛空竹时,要垂直往上抛,不能歪;接的时候要对准轴儿。”我点点头,开始练习。
我先抛三米多高,几次都接住了。抛五米高时,绳子总是对不准轴,空竹被直直地摔在地上。反复练习几次,我也能接住了。当我仰望天空时,看见那离地面数十米高的大树,淘气的本性从心底浮了上来,我便想把空竹抛到树冠那里,这才叫“飞天”啊!
我先来挑战半棵树的高度,“嚇”一声,绳子像皮筋儿一样把空竹弹了上去,一米、两米、三米,到半棵树之高甚至更高时,空竹落了下来。我瞄准空竹的轴儿,等它落下。“哗”的一声,空竹稳稳地落在线上,然后像火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一样从高向低滑动。由于冲击力太大了,我的手有点吃不住劲儿,两根杆子贴在一起,但我还是咬牙接住了它。我按捺不住兴奋的情绪,围着场子乱跑。姥姥见我发疯似的样子,就走过来好奇地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呢?”我把喜事儿告诉姥姥,可她居然不信,我就让她坐旁边观看。可因为我过度兴奋,无法集中注意力,多次都没有瞄准,空竹都重重地掉在地上。姥姥看得不耐烦了,说:“算啦,你多练会儿,我一会儿再来。”这使我信心大减,站在那里垂头丧气地抖着。与其说是抖,还不如说是在随便摇晃。但我转念一想,失败是成功之母,多练习就会成功,之前的动作也是这么学会的啊。于是我埋头练习,终于空竹飞到树顶还可以稳稳地接住。
我又一次把姥姥拉过来,让她坐得离我远一点,打开手机录像。我先让空竹转起来,然后猛地一拉,“嚎”的一声,空竹飞上了天,像导弹一样直冲云霄。紧接着空竹像一颗陨石垂直下落,距绳子还有四米、三米、两米哎呀,就差一点儿啦,我一定要接住。“嗖"一声空竹碰到了绳子,高空坠落的空竹把绳子压得弯弯的,“刺啦刺啦”地磨着地面。我奋力拉直绳子对抗,还好,空竹仍在绳子上自由滑动。“耶,成功啦!”我高兴地挥舞着空竹竿满场乱跑。姥姥在旁边大声地嚷道:“孙子,你真棒!"
点评:师傅传授,徒弟苦练,看得出传统项目空竹仍然受到大家的喜爱。学习过程一波三折,小作者的心情也跌宕起伏。文章描写细致,语言生动,比喻恰当,再现了空竹“飞天"的精彩画面,表达出了小作者对抖空竹这项运动的喜爱之情。
(指导老师:周明飞)
篇三:我学会了做番茄炒鸡蛋
阜阳市颍南小学4.1班徐鑫源
大胆的尝试让人磨炼胆量,有趣的尝试让人欣喜若狂,失败的尝试让人刻骨铭心,而成功的尝试则让人受益匪浅。
今天放学后,我回到家,发现爸爸和妈妈都没有在家。我看了一会儿电视后,肚子又开始“咕噜咕噜”地唱起了歌来。我望着厨房,有了一个大胆想法——自己做西红柿炒蛋。
说干就干,我冲进厨房,准备做西红柿炒蛋了。我先拿岀一个碗,把鸡蛋脱去“盔甲”,打入碗中搅拌。我再拿出一个西红柿,把它的“绿发夹”摘下来,再给它泡了一个热水澡,接着,把西红柿切成了小丁。我又在锅中加了一点儿水,把西红柿丁和蛋液倒入锅中。我拿着锅铲不停地翻炒。大约过了10分钟,西红柿炒鸡蛋终于出锅了。我尝了一小口,岂料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道菜又稀又淡,我失败了。我仔细地回想了整个过程,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要放油而不是放水。
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我又做了一次。我先把鸡蛋的“盔甲”脱掉,蛋液顿时如潮水般涌了上来,幸好我眼疾手快,一下子用碗接住了。接着我又快速地把蛋液搅拌好。然后我给西红柿舒舒服服地洗了一个热水澡,又把它的“发夹”摘了下来。接着我把西红柿“咔嚓”几下子,切成了小丁。我向锅中倒入了一点儿油,用小火把油加热。等油热到发出“麟里啪啦”的声音,再把蛋液和西红柿放入锅中不停地翻炒,等蛋液变成固体时,就可以出锅了。我刚把锅盖掀开时,就闻到了一阵香气。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味蕾瞬间被满足。我感叹道:“这是什么神仙美食啊!"
今天,我学会了做番茄炒鸡蛋,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事都不是一学就会的,只有你努力去尝试,才能摘到成功的果实。
点评:文章记述了小作者第一次做番茄炒蛋的经历,过程中虽然有失败,但小作者没有放弃,而是总结经验,重新拿起锅铲挑战,最终收获成功。文章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敢于尝试,方能迎来成功。
(指导老师:王慧文)
篇四:我学会了炸薯条
阜阳市颖南小学4.1班陆雨涵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我在那次炸薯条中明白的道理。
星期六的下午,我在家里漫无目的地刷着小视频,突然,一股诱人的香味飘进我的鼻子中,肚子里的馋虫瞬间被勾起。我追随着香味,不知不觉来到了哥哥的房间里,看到他正在大口大口地吃着薯条。我的口水瞬间不争气地流了出来。我苦苦哀求哥哥给我一根。没想到,哥哥这个小气鬼,竟连半根也没给我。我顿时火冒三丈,放下大话:“小气鬼!不就是一根薯条吗,我自己做!”于是,我气冲冲地走进厨房。
我先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土豆,洗净并削皮,放到菜板上。然后我拿起菜刀,“咔嚓咔嚓”地把土豆切成土豆条。毕竟是第一次动手,形状难免有些“惨不忍睹”。看着眼前形态各异的土豆条,我不禁安慰自己:外表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味道。
接着我打开抽油烟机。抽油烟机顿时发出了“嗡嗡”的响声,厨房里瞬间热闹了起来。我把平底锅放到了煤气灶上,“咔”地打开了它,只见蓝色的火苗均匀地舔着锅底,真是一幅奇妙的画面。接下来再往锅中倒些清水,放入一小勺盐,再放入土豆条,煮一会就捞出,然后裹上淀粉。但是,我却在这一步失败了。我在碗中倒入一些淀粉,拿起土豆条就往上裹淀粉。可是,由于我用的力气太大了,土豆条瞬间变成了土豆丸子。我打起精神,总结了刚才失败的原因。于是,我先把煮好的土豆条在冰箱里冻一小时,再小心翼翼地裹上淀粉。还好,这一次万事大吉。
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炸土豆条环节了。我先往锅里倒了许多油,等它慢慢烧热。然后就要放土豆条了,此时我的心里正在咚咚打鼓。我害怕放入土豆,油会溅到自己,可是一想到待会儿我就能吃上美味的薯条,我觉得应该豁出去。我趁土豆条“不注意”,迅速地把它们倒入了锅中。锅中的油“麟麟啪啪”地响了起来,而土豆条们抱在一起跳着欢快的舞蹈。我又快速地用铲子搅了搅,强行把土豆条兄弟分开。过了一会儿,锅中油的声音由“疇里啪啦”变成了“滋滋”,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些金黄的小东西给盛了出来。啊!香味直钻进我的鼻孔,令我神魂颠倒。一口咬下去,外酥里嫩,美味至极!自己做的薯条果然香!
朋友,只有失败后不放弃,坚持不懈,才能看到成功向你挥手。
点评:文章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紧凑,将炸薯条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述得十分详细。从文中能够看出小作者做一件事情的决心和勇气。结尾向我们阐述了失败后不要轻言放弃的道理。
(指导老师:赖鲜如)
篇五:我学会了下象棋
玉环市实验学校小学部4.2班何佳蔚
每当看到邻居小哥哥在棋盘上叱咤风云时,我心里就痒痒的。去年暑假,我终于忍不住了,每天拉着爸爸教我下象棋。
开局了,爸爸耐心地和我讲口诀:“马走日,象走田……”“我懂了,我懂了,快点开战吧!”我不耐烦地催促道。
“真懂了?”爸爸高深莫测地笑着,“那就开战吧!”随着爸爸一声令下,象棋大战拉开了序幕。我胡乱抓起一颗棋子往前走了一步,爸爸瞪着大眼惊讶地说道:“象是走日,字步吗?刚才没好好听吧!”我低着头,红着脸乖乖地把棋子放回了原处。唉!都怪自己刚刚太心急,没搞明白下棋规则就迫不及待地出手,我还是耐心地再听一遍讲解吧。
认真听完讲解的我,这一次信心满满,决定再战一局。只见爸爸拿起一个“炮”对准我的荆州,又把“象”走到了“将”前面,神不知鬼不觉打下了我的“荆州”。顿时,我惊慌失措乱了阵脚。“怎么办,怎么办?刚刚爸爸教我的口诀根本用不上呀!”我在心里嘀咕道。
“炮打兵要上马,学会给别人双炮阵!”爸爸在一旁提醒着。“哦——”我摸了摸头恍然大悟,小心翼翼地拿起“马”走到了“兵”后面,成功赶走了爸爸的“炮”。我乘胜追击架起“炮”冲到爸爸的“将”前面,爸爸不知此计,败下阵来。他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从那以后,我天天苦练,棋艺日渐增长。
一个小小的棋盘带给我很多快乐,也让我明白了在生活和学习中
要心平气和地学会思考,做任何事都不能浮躁,要有耐心。
点评:小小的学下棋过程,一波三折,情节跌宕起伏。小作者通过下象棋过程中“我"与爸爸的对话、象棋的规则以及对自己的心理描写,将读者代入到象棋比赛现场,让读者感同身受。小作者在学下象棋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个道理,一举两得。
(指导老师:叶潇怡)
篇六:篇我学会了滑冰
潜江市田家炳实验小学4.10班林皓然
听同学说他去滑冰场滑冰非常好玩,我也很想去,于是央求妈妈带我去体验。今天妈妈终于决定带我去滑冰。
来到滑冰场,我信心满满地穿上了滑冰鞋。可当妈妈把我扶到冰面上时,看着那光滑的冰面,我双腿颤抖得厉害。妈妈扶着我走了几圈,接着让我自己尝试走,她一松手,我腿一软就摔倒在地。“好痛呀!”我坐在冰面上大声叫了起来。我心想:“滑冰怎么这么难啊!可看见别人在冰面上滑来滑去,甚至有的还单脚做着各种动作,看着好好玩、好酷啊!我也好想那样玩。于是我鼓起勇气站起来继续练习。我按妈妈教的方法,双手张开,保持平衡,慢慢前行。经过无数次惊心动魄的尝试之后,我高兴地欢呼起来:“我能站稳了!”
我学会了站立之后,又开始学习滑行。我慢慢地尝试抬起一只脚向前滑,左脚刚离开地面,右脚打滑,一屁股就坐在地上。这次我不害怕了,我忍着疼痛继续练习。经过很多次失败,我终于学会了在冰面上滑行。
我滑着滑着,要转弯了。“怎么办?怎么办?”我手里捏了一把汗,因为我还没学转弯啊。可已经来不及了,我“哆”的一声撞在了围墙上,摔得眼冒金星,差点晕了过去。虽然摔得很疼,但我调整好状态,开始学转弯。经过无数次跌倒,我终于学会了转弯。原来,转弯时要把身子的重心压低,身体倾向左边,把右腿伸长。就这样,我成功滑过了弯道。“我学会滑冰了!我学会滑冰了!”我高兴得大叫,恨不得在冰面上溜上几圈!
这次滑冰,虽然我摔了很多次,但是却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点评:小作者写自己学滑冰,描写非常生动:由最初站在冰面上都会双腿发抖,到慢慢学会站立,再到尝试滑行,最后学会转弯。虽然中途经历了多次失败,但是作者没有放弃,最后学会了滑冰,还明白了要坚持不懈的道理。写得真的很棒哟!
(指导老师:徐丽)
篇七:我学会了打羽毛球
我家门前有一个公园,每天都有人在公园里打羽毛球。我看到公园里的人玩得不亦乐乎,心里十分羡慕,也想去打羽毛球。
我把想打羽毛球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给我买了一副羽毛球拍,然后带我到公园去打羽毛球。我照着妈妈的样子打,可是羽毛球似乎非常调皮,我怎么也接不住它。
妈妈看我怎么也接不住球,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我还是帮你找个教练教你打球吧!”我满怀期待地点了点头。于是,妈妈就给我报了一个羽毛球培训班。
我本以为学习的过程会很快乐,但开始学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想错了。教练先让我练习挥拍的基本动作,一个动作练上几十次,十分枯燥。我练了几次以后不想练了,对教练说:“教练,我不想练基本动作了,我能不能直接开始练打羽毛球?”教练说:“欲速则不达。你一定要先练好基本动作,不然等你开始打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我听了教练的话以后,又开始努力练习挥拍的基本动作。
经过几百次的挥拍练习,我终于可以开始打球了。就像教练说的那样,基本动作不熟练的话真的会手忙脚乱。刚开始的时候我经常接不住球,但过了一段时间后,我熟悉了打羽毛球的动作,就能一个不漏地接住羽毛球了。
学习打羽毛球的过程虽然很累,但我从中收获了不少快乐。现在我不仅学会了打羽毛球,而且还懂得了: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先练好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一件事做好。
点评:小作者写的是学习打羽毛球的经历,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习打羽毛球时的想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经过枯燥的挥拍练习后,“我”慢慢学会了打羽毛球,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先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篇八: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说起学骑车,还真是好笑又好玩啊!
那是三年前的一天,我的一个好朋友刚学会骑车,他骑着新买的自行车在我家门口转来转去,十分神气。我羡慕极了,央求爸爸给我买一辆自行车。爸爸欣然同意。自从买了自行车,我就天天练习。刚开始我还不会骑,就像游泳似的趴在车子,上,两只脚在地上滑。爸爸看到了连忙教导我:“你的身子坐正,双手紧握住把手,车子往左倾斜时,你的龙头就往右转,相反就把龙头朝左转,保持平衡,儿子,你能行!”
我郑重地点了点头,坐上座位,左脚踩上踏板,右脚一蹬,车子向前滑行。龙头开始摇摇晃晃,我连忙用脚去蹬踏板,双手牢牢地抓紧龙头,尽量地保持平衡。突然,前方需要拐弯,我身子一扭,车子向右倾斜。
我突然想起爸爸的话“车子往左倾斜时,你的龙头就往右转,相反就把龙头朝左转,保持平衡。”我就试着按爸爸说的去做,没想到,车子开始听我的话了,我居然向前骑了十几米,但因为重心不稳,我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上。虽然脚被划破了,但我很高兴,因为这次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又试了几次,发现骑自行车并不难,只要掌握它的“脾气”就好了。接下来,我大胆去练习,发现自己骑得越来越熟练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学骑自行年有苦有乐,有悲有喜,这大概是学骑自行车的乐趣所在吧!
点评:习作开头回忆骑车的感受;中间简单交代“我”怎么得到自行车,然后详细描写“我”学车的过程。通过详细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出“我”骑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我”克服困难的经过;结尾呼应开头,写出了自己学骑自行车的感受。
篇九: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新邵县酿溪第二小学四年级班刘崟青
从小到大,我学会了做很多事,比如游泳、做饭、种花……但是最令我骄傲的,是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我看到小区里很多孩子都会骑自行车,羡慕得不得了,于是央求爸爸给我买一辆自行车。爸爸带我来到自行车店。在五花八门的自行车中,我一眼就相中了一辆蓝黑配色的。我坐上去试试,坐垫软软的,龙头也很称手。就是它了!它简直是帅气中的王者,配得上我这英俊潇洒的大帅哥!
爸爸付了钱,我迫不及待地推着我的新“坐骑”,来到小区广场上。我跨上自行车,学着人家的样子,双脚用力往后一蹬。我原以为车子会自然而然地“跑”起来,可事实不是这样——我的脚还没来得及踩上踏板,车子就倒了,我重重地摔倒在地。唉,膝盖真疼啊!我扶起自行车,再次骑上去。可这车好像有脾气呀,我刚刚把脚放上踏板,就又一次摔了下来,惹得旁边的人哈哈大笑。我有点气恼,但堂堂男子汉,岂能轻易认输?我扶起车子,继续练习。我不断地调整身体姿势,努力地保持平衡,把精力集中在车龙头上。有一次,我居然摇摇晃晃地骑了几米远!这可是零的突破!我满心欢喜,越战越勇,又练了几圈,就能快速地骑行了。只是转弯和速度慢时,车子容易倒。就这样,我一圈一圈地练,不知道练了多久。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完全驯服了我的新“坐骑”!我彻底放飞了自我,骑着自行车在广场上自由地穿梭,两脚越踏越轻快。我高兴地欢呼:“我学会骑自行车了!我学会骑自行车了!”
通过学骑自行车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坚持不放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点评:小作者记叙了自己学骑自行车的经过,并由此领悟到:只要坚持不放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文章语言活泼明快,通过生动形象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再现了学骑自行车时一波三折的过程,现场感非常强,让读者的心也跟着忽上忽下。
(指导老师:周巧莉)
篇十:我学会了包饺子
星期天,我看了一会儿书,就到厨房看妈妈包饺子。见还有很多的饺子需要包,我就说:“妈妈,我帮您包饺子吧。”妈妈欣然答应了。
我先拿起一张饺子皮,然后用筷子夹了一点馅放在饺子皮上包起来,可饺子皮老是跟我作对,不是皮破了,就是边缘的馅露了。我试了几次,也没包出一个完整的饺子,看着这“惨不忍睹”的饺子,我有点丧气了。
妈妈看了我这副狼狈样,笑着说:“我给你做示范吧。”于是,妈妈拿起饺子皮,放了一点馅,然后从两侧向上捏,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妈妈问我:“会了吗?”我点头说会了,又继续包了起来。这次我感觉自己包得挺好,可是没几下,饺子皮又破了,我干脆不包了。这时,妈妈微笑着对我说:“做什么事都得有耐心,要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要认真观察,仔细揣摩,掌握技巧。这样才能学成个样子,不然只能一事无成。”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我又耐心地包起来。虽然没有妈妈包得好,但我尽力去包了。最后,妈妈还夸奖了我。
煮饺子啦!妈妈特地把我包的饺子放在一个盘子里,虽然它们形状各异,有的挺着个“将军肚”,有的又像“瘦干巴”,但因为是自己包的,我仍然吃得津津有味。
我又学会了一项新本领,真高兴呀!
点评:小作者将“我”包饺子失败的情景写得很形象,对妈妈动作、语言的描写细致而生动。习作结构清晰,内容具体,详略得当,略写了“我”失败的情景,而将“我”克服困难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
篇十一:我学会了游泳
星期天,我想约表妹去公园放风筝,可小姨说表妹去游泳了。“真是羞死人了!妹妹都会游泳了,你还不会!”妈妈取笑我说。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游泳!下午,我便拉着妈妈去了游泳馆。
一进游泳馆,我便换好泳衣,来到了游泳池前。可是,看到游泳池里深深的水,想到自己从没游过泳,我顿时心跳加速,想打退堂鼓。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试一下,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信心啊!”听了妈妈的话,我终于鼓起勇气,下了水。
妈妈也换上泳衣下水来教我。她一边给我作示范,一边对我说:“手自然向前张开,来回画圆圈,脚在水里蹬,就像青蛙一样。”我放开胆子,按照妈妈说的去做,可还游不到一米,身体就失去平衡,沉了下去,还喝了几口水。我灰心了,对妈妈说:“呛死我了,我不学了!”妈妈微笑着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游泳,不喝几口水又怎么能学会呢?”我委屈极了,可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于是咬咬牙继续游。
这次,妈妈让我双手扶着游泳池边上的阶梯,两只脚在水里蹬,直到感到自己会了,再与手配合起来!我胆怯地向前走去,按照妈妈说的去做,终于游出了一米远,我心花怒放,高兴得挥起手来,不料,身子一歪,又呛了好几口水。可我不灰心,一直向前游:1米、2米、5米!我终于掌握了游泳的技巧!
从那以后,我常常在泳池里练习游泳。现在,我已经能在游泳池中游上半个小时了。我不但学会了游泳,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勇往直前、屡败屡战的精神,只要坚持下去,没有攀登不了的“高山”!
点评:开头直奔主题,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一系列动作描写,把“我”不会游泳的样子写得很形象。扶着泳池边上的阶梯练习的情景设置,既符合现实,又写出了学习游泳过程的曲折性。
篇十二:我学会了烙饼
一张圆圆的脸,满脸都是金黄,好吃又不贵,而且还实惠,猜猜它是谁?哈哈,它就是好吃又有营养的饼。今天,我就要向妈妈学习一下烙饼,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首先,妈妈帮我拿来一个和面盆,我把面粉倒进去,放了少许盐,又加了一个鸡蛋。这时,清哥哥把蛋妹妹都拉了进来,我只好把壳妹妹弄了出去,然后,又洒了一些黑芝麻,最后加水。我的两手粘满了面,我使劲儿去给面翻身,可面像个撒泼的孩子一样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于是,我启动了我的“秘密武器”——面粉,撒上去果然不那么粘了,就这样反复按压了一会儿,光滑又劲道的面和好了。
我把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妈妈说要把他擀成一个大饼,我尽全力去擀,面好像跟我作对似的,一会长一会短,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经过我的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他向我投降了。一张大饼擀好了,我先把准备好的葱花、盐、十三香放进去;接着洒了点橄榄油,把面卷起来切成了六小块,然后又分别把每小块擀成一个小饼。下一步,准备下锅了。我先往锅里倒了点油,然后开火,滋滋滋……随着噪声,有些油还溅了出来,我只好带上围裙。开始下锅,我先把一个面饼放了进去,过了一会便用擀面杖擀会儿,我翻过来一看,竟然糊了。这时,妈妈告诉我因为火太大了,好吧,这张饼就算失败了呀。接下来我把火调小了一点,又放了第二张,果然这张饼做成功了。外焦里嫩,妈妈连声叫好,看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
点评:本文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详细地写出了自己学习烙饼的经过。设问、拟人等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有趣。
设问式的开头,交代了写作对象,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结尾总结了自己学会后的感受。
篇十三:我学会了包馄饨
周末,我一起床,就看到姥姥在包馄饨。馄饨精巧的模样真讨人喜欢,于是,我央求说:“姥姥,我也要学包馄饨。”姥姥爽快地答应了,我心里乐开了花。我先把擀好的面皮拿起来放在手心里,用筷子夹了一些馅,放在馄饨皮中间。然后,我照着姥姥的做法,从馄饨皮的左边慢慢地捏向右边。姥姥叮嘱我说:“轻轻地捏两下,不要有缝隙。不要包太多,不然就成饺子了,就不漂亮了。”我学着姥姥的做法捏了一个,可捏出来的馄饨样子丑丑的、怪怪的、软软的,好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没精打采的。再看看姥姥包的馄饨,像一条条活泼可爱的金鱼,真秀气!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不想干了。姥姥走过来对我说:“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学本领更要有信心、有耐心才能学会。来,认真跟我学。”在姥姥的帮助和指导下,经过多次练习,我包的馄饨一个个都站起来了。我得意地向爸爸展示我的杰作。馄饨下锅了,它们像一群小天鹅飞入水中。很快,热腾腾的馄饨出锅了。我吃着自己包的馄饨,这种感觉用一个“绝”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我学会包馄饨了。这不仅增长了我的本领,还让我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真是一举两得!以后,我还要学会更多的本领!
点评:习作开头简单交代学包馄饨的原因,中间描写“我”学习包馄饨时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经过,结尾点明中心。
篇十四:我学会了玩滑板
“玩滑板啦,玩滑板啦!”哥哥们欢呼着,踩着滑板从我身边一闪而过,宛若一条条小泥鳅。真让人羡慕啊!
这一天,我的滑板终于买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试了起来。我站在鞋柜旁,双手扶着鞋柜,一下子把脚踏了上去。谁知,滑板宛若调皮的小孩,不听我的指令,滑板的一头翘了起来,我也摔了下去。
我心想:这滑板我连站都站不上去,我还是不学了吧。忽然,一个声音传进我
的耳朵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是妈妈经常叮嘱我的一句话。
于是,我又再次开始尝试。这次我先把左脚轻轻地踩了上去,等稳住了之后,右脚迅速踩上去。我小心翼翼地站在上面,双手紧紧地扶着鞋柜。可是,该怎么滑呢?我扶着鞋柜扭来扭去,也没滑动几步。这时,妈妈回来了,她看到我的样子,提议我去小区的广场看看别人怎么滑。
我们拿着滑板,来到小区广场看了一会儿其他小朋友滑行后,妈妈对我说:“看懂了,你就要去实践。”于是,我开始在小区广场练习。我按照其他小朋友的方法去做,妈妈抓着我的衣领,我开始慢慢滑动了起来。忽然,妈妈把手放开,让我自己滑,我的心瞬间紧张得怦怦地跳到了嗓子眼儿。不一会儿,我摔了个狗啃泥,膝盖钻心地疼。我忍不住掉下泪来,心想:玩滑板怎么这么难,我真想放弃啊!
可是,我又一想:学本领肯定要吃苦。于是,我擦干眼泪继续学了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无数次摔跤后,我终于学会了玩滑板。
“玩滑板啦,玩滑板啦!”我拿起滑板冲出家门,踩着滑板和哥哥们一起在人群中穿梭,像泥鳅,像闪电。
点评:小作者巧用呼唤声开头,呼唤声结尾,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小作者记叙了自己学习玩滑板的过程,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具体生动。用妈妈的话来推进情节发展,构思巧妙。
篇十五:我学会了坚持
迄今为止,我学会了许多事情,比如:打篮球、打羽毛、滑冰……这些事情里不可缺少的就是坚持。
暑假的一天,我如愿以偿的饱览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长城风光,八达岭耸立在北京西郊,远望起伏连绵,近看山岭陡峭。长城盘旋在山梁上,像腾飞的龙。刚踏上长城,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简直就是人的海洋,人们都如同潮水般地向上涌去。我扶着墙,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走,到达第一个烽火台就已经气喘吁吁了,休息了一会儿,我们继续向下一个烽火台前进。长城可真是越来越陡,“累死了!不爬了”我一屁股坐在了台阶上。爸爸对我说:“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啊!”听了爸爸的话,我似乎明白了很多,也有了许多的力量。终于我们登上了长城的好汉坡,在那里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是毛泽东写下的:“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对我的激励很大。我越爬越累,实在是爬不动了,一想起爸爸对我说的话,我就想: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我一定要爬到峰顶。我一步步的走着,终于我们到达了长城的峰顶,看见了壮丽的景观。
要不是“坚持”,我是不可能爬到峰顶的。也是“坚持”,我当了一回好汉。
点评:小作者立意颇新,把爬长城的经历提炼为“学会坚持”,能够很好地提升阅读者的兴趣。文中过程的记叙也比较细致,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成长体验。
篇十六:我学会了洗衣服
阜阳市文峰小学4.5班韦雨彤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我学会了许多本领,比如拖地,骑自行车,跳绳,擦桌子……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第一次学洗衣服的情景。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总是在努力地为我们清洗衣服。有一次,妈妈生病了,无法洗衣服。于是,我决定帮妈妈洗我们家的脏衣服。
我找来了爸爸当我的“军师”。爸爸告诉我:“首先要准备两个盆,各加一大半水。先把衣服放在第一个盆里面揉揉搓搓,再在第二个盆里清洗干净,最后拧干晾起来就好了。”于是我拧开水龙头,让水哗啦哗啦像瀑布似的流到了盆里。这时我不由想起来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水盛好了,我小心翼翼地端起水盆,可惜还是洒了出来。接着该倒洗衣粉了,结果我手一抖,一不小心把洗衣粉倒多了。我心想:洗衣粉倒多了,那衣服会不会洗得更干净一些呢?然后我把洗衣粉搅拌一下,让它溶在水里。
接下来就到“实战”的环节了。我首先把衣服的领子翻出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哎呀!”我叫起来,“这也太脏了吧!”原来这里被我抹上了黑颜料。我把它放在水中揉搓了好久,也没有洗掉。于是我拿出了一块肥皂,把它在水里浸泡一下,又拿出来在衣服脏的地方涂了涂,再使劲儿揉呀,搓呀,最后终于把脏的地方洗干净了。领子上的那层肥皂泡像一层霜似的。接着我把衣服展开,水顺着衣服源源不断地流淌下来。唉,我终于找到了袖口,可我却发现,上面也染上了墨,但这一次只搓了一会儿就搓掉了。我又开始洗背面和正面了,因为这上面没有弄脏,所以就简单搓了一下。这时我发现第一盆的水已经从清水变成了污水,而水面也浮起了五彩缤纷的泡泡。我把那些泡泡捧在手心里,围成一个圆圈,再用力一吹,泡泡就飞了起来。“哎呀!我不是在洗衣服吗?不能浪费时间啊!”我恍然大悟地说道。接着我把衣服上的水拧干,再放到另一个盆里。可是因为我放的洗衣粉有点多,所以另一个盆里也有许多泡泡了。我把衣服拧干,再换一盆干净的水继续清洗,洗了三四遍,直到盆里的水再也没有泡泡了。我使劲儿把衣服拧干,抖平整,晾在衣架上,这样一件衣服就洗好了。
洗衣服可真辛苦啊!通过这次经历,我明白了妈妈的不易。我以后一定多帮妈妈做家务,不再让妈妈那么辛苦。
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有趣,通过对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将自己洗衣服的过程叙述得十分完整。小作者在洗衣服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妈妈的不易,并在结尾抒发了自己的感受。
(指导老师:赖鲜如)
《有趣的动物故事》——压箱底好课!优秀语文老师陪你写作文
02双减之下这样学习!30分钟背过30首古诗,再也忘不了
五年级下册习作6《神奇的探险之旅》,优秀范文11篇,附点评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附赏析+重点字注音)参照年语文新课标
最美古诗词欣赏第二季:首关于“夏天”的经典诗词(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