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中国的全面小康,来自接续奋斗外国人眼中
TUhjnbcbe - 2024/12/25 18:04:00
法国敏白灵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221115/12336219.html

年12月28日,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郜台乡刘店村农户在“柳编巷”内加工编织工艺品。人民视觉

年9月16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里,绣娘在赶制苗绣产品订单。影像中国

年1月4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马祖岩岩下营地风光旖旎、草木茂盛,与一栋栋旅游民宿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多彩的秀美乡村画卷。人民视觉

年4月25日,从上海外滩眺望陆家嘴,东方明珠塔、上海中心大厦等地标建筑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组成优美的城市风景。影像中国

长期生活在中国的外国友人,亲眼见证着中国人民的辛勤劳作、顽强奋斗,见证着发达地区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偏远地区摘掉“贫困帽”走向富裕,乡村生活越来越美。他们感叹,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锚定目标、脚踏实地,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才绘制出全面小康的宏伟画卷

“这些亲眼看到的变化令人感动和振奋”

本报记者巨云鹏

上海浦东,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坐在位于楼内第五十六层的办公室中,上海中心大厦首席设计师、美国建筑师马溯向窗外远眺,黄浦江两岸的美丽建筑群尽收眼底。

“我是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一名参与者,亲眼见证了这个领域发生的变化。”马溯说,他因为建筑与中国结缘,又透过建筑,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年,马溯第一次来到中国,到访了北京、天津和上海。“建筑是一个城市给人最直接的印象。”在上海,马溯乘坐的出租车从浦西一路驶向浦东,他也一路观察着这座城市的风貌。浦西有着很多具有历史感的建筑,而以金茂大厦为代表的摩天大楼已经在浦东矗立起来。“我感觉到,中国既有悠久的历史,又生机勃勃。”

之后,马溯到中国的次数越来越多。年,马溯到上海参加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竞赛。那时,他已经参与设计过南京紫峰大厦和迪拜的哈利法塔。为了这次竞赛,他和团队创造性地设计了“旋转”度的摩天大楼参赛方案。“这样的建筑外观设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比较超前的,它在中国被很顺利地接受了。”年,马溯团队的方案被选中,从那时起,他开始常驻上海。

在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中,马溯倾注了大量心血。由内而外,从结构到材料,他和团队都精心研究、设计。上海中心大厦巧妙利用了自身的曲面结构,螺旋式上升的造型减小了风对大楼的影响,同时又通过先进的能源管理方式,大幅降低了建筑的能耗。年,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委员会授予上海中心大厦LEED—CS白金级认证。年,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授予上海中心大厦“世界最佳高层建筑奖”。

“我去过广西、湖北、吉林等省份,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当地强劲的发展活力。”马溯说,几年前,他去吉林省长白山景区实地考察一个设计项目。第一次去时,项目周边还没有像样的公路,两年后再访时,当地的公路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交通非常方便。“在中国,不只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各地都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好。这些亲眼看到的变化令人感动和振奋。”

从金茂大厦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再到上海中心大厦——浦东不断升高的“天际线”,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奇迹。这些年,因为参与了中国一些大型设计项目,马溯与相关地方政府有过接触与交流。他感到,“中国之所以取得巨大发展,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注意到,中国各级政府官员都很善于倾听、学习,以及接受新的想法和建议。”马溯感慨,这些年走访中国各地,他见证了中国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涉及民生保障的各领域的发展,亲眼见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了人民生活得更好,一直在扎扎实实地努力着。“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发展一定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一栋栋现代化的教学楼拔地而起”

本报记者宋豪新

问起在中国喜欢去哪儿玩,托比·西蒙兹竖起大拇指毫不犹豫地推荐:“中国的乡村真的很美丽,一定要去看看。”

坐在成都市中心的一家咖啡店里,托比的思绪回到了从前。年9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历史系的大三学生托比,成为四川大学的交换学生。“刚来成都时,我不会中文,人生地不熟,但是这里给我留下了很热情、不排外的第一印象,我很快就适应了中国的生活。”交换学习经历虽然短暂,但他喜欢中国,喜欢这里蓬勃的生机和人们的乐观。当英国的学业完成后,他再次来到成都,一边写作,一边和朋友创业。

这些年,因为职业原因,他非常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的全面小康,来自接续奋斗外国人眼中